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节 (第3/5页)
祖大寿虽然岁数不小,但武将出身又吃得好,当初被俘后因为还算身强力壮就被赶去辽西种地。只剩半条命的祖大寿北蒙军找到后,吃了顿好久不曾吃过的饱饭,立刻提笔给高弟写信,吹嘘林丹汗是如何地礼贤下士,如何看重这些手握兵权的辽西大将。 除了这些人以外,高弟还收到姜瓖、王启年等许多林丹汗同盟者的来信,以现身说法诱惑高弟献关投降,引蒙军从侧面直插北京。洪承畴还化妆前来居庸关见过高弟一面,保证若是他献关倒戈,日后的前途富贵必定不可限量。 对此高弟一直很犹豫,他被李自成从山海关转隶到了居庸关,这里不是他原本的地盘,地方上的人脉称不上很熟,离北京近控制也比较严格,诸多因素相加导致他无法像姜瓖在大同那般一呼百应,就是投降了蒙军多半也没法拥有自己的地盘,因此他只是把洪承畴礼送出关,但没有立刻同意而是仍然打算继续观望形势。 许平返回京师、顺王发誓要死守北京后,高弟又收到几封信催促他投降,但现在高弟毫无犹豫地把使者和信件一起送去北京李自成那里,他对左右心腹说道:“吴王尚在,此事未可也。” 和高弟相同,前河南总兵陈永福也接到蒙兵的诱降信,但他不为所动反倒响应李自成的命令,引兵反攻山西。陈永福本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原则,没有逮捕蒙使而是让他回去告诉林丹汗自己是有廉耻的。 陈永福的反攻和沈云从一般遭到大败,从山西仓皇逃回河南后,陈永福又接到蒙军进一步的劝降。这次胜利者的来信中除了诱惑外,还加上了威胁,更责问陈永福昔日背叛孙传庭投降李自成、许平时,所谓的廉耻何在?大军南下河南玉石俱焚,陈永福身为河南人却不能报乡土平安那他的良心何在? “老子是世代的河南人,孙贼在河南屠杀百姓时,老子就看他不顺眼了,老子虽然没有多少廉耻所以投降了顺王,但不会没脸没皮到投降鞑子。”陈永福看完来信后,冲着林丹汗的使者大骂道:“若是放鞑子进了河南是保一方平安,那一方不平安老子实在想不出是什么样子了。” 顺王诏告天下要确保河北,反攻山西后,陈永福马上派使者去许平那里:“告诉大将军,末将誓死保卫河南绝对不会贪生怕死,将来殿下反攻山陕时,末将唯马首是瞻,愿为先锋。” …… 得知蒙古兵入关后,福宁军中一帮新军营官都是弹冠相庆,他们已经被金求德剥夺了军权委任为练兵官,但大家都觉得任重道远、形势又这么危机,黄石的所作所为虽然提高了商人和缙绅的积极性但也迹近跳墙之举,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来都忧心忡忡。 “许平回北京去了!”练兵官们结伙跑来金求德这里献计邀宠:“浙江顺贼军心大乱,此乃千载一时啊,大人。” 第三十二节 军校 “你们真是蠢货!”北京之变虽然为了黄石的名誉不提,但金求德对这帮人极其不满,虽然在座的都拼命把自己摘干净,说只是在事变中旁观,但金求德还是常常见面就骂:“许平虽走,但他的主力尚在,现在去打浙江是为插汗火中取栗。” “要是我们不打他,他迟早还是会回来打我们的。”原赤灼营的包将军显得有些委屈。 “所以说你是蠢货。”金求德又骂道。 “我们真的不打那伙顺贼么?”原来是长青营指挥官的包将军问道。 “你也是蠢货!”金求德又是一声大骂:“快滚,兵练好了么?赶快去练兵!” …… 几个人走出门来,对视几眼,随着被金求德骂了一遍又一遍,他们感觉在对方面前越来越安全了,不过丧子之痛这个是没法弥补的,幸好大家默契地把责任都推给了贺宝刀,连王启年都被大伙摘清了不少——这人还没死呢,不能往死里得罪。 被金求德红出来后,大家都去赶去见赵慢熊,被从浙东调回来后他遭到黄石劈头盖脸的一通责备,然后就打发他来霞浦帮助金求德练兵。 黄石打算在福建、广东都建立军校,现在他头上没有皇帝管着已经无所顾忌,福建的军校打算就放在霞浦附近,用福宁镇现成的设备。广东那边黄石也找了个地点,这几个人上次听赵慢熊随口说过,名字也和霞浦有点像,带个同音字。 福建的军校搭建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谁来当这个军校的校长,师生是个很重要的名义,以往金榜题名都得皇帝亲自来,就是让天子成为这些官员的大师父。以前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