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_第1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4/5页)

少人肯跟大人走,而且属下敢断言,这支新军到了南方一样是大人的麻烦,大人不借许平的刀,那将来说不定就得脏自己的手。”

    “如果大人不怕脏自己的手的话,”金求德一声冷笑:“直卫可是在大人手里的。”

    最近几天部将们的的反应让镇东侯有些心寒,这么多年官场起伏他察颜观色的本事早就更上一层楼,但仍然摇头:“我想再试试看。”

    “大人,属下还有一个问题。”赵慢熊感觉镇东侯似乎有让闯营自己分裂的意思,并假手许平去推翻明廷以降低对自己威信的损害:“大人真的确信闯营会自败么?”

    “就我所见,维系闯营的危机感,已经摇摇欲坠了。”镇东侯认为永远不要对封建军队报什么期望,封建军队的腐化速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新军已经给了他充足的教训——这还是在他极力维持的情况下。

    “还有孙可望,李定国,”镇东侯摇摇头,若是刘文秀还在西营,或许他会对李自成或许平的同盟更有信心一些,孙可望是内讧大王,而李定国虽然是民族英雄,但气量也太过狭小,在他的世界里李定国在西南进行的清洗是对万历政权的最后重击,以致吴三桂面对的是一支被摧毁的明军:“你们常说王业欲兴,必有前驱,我要以退为进了。”

    第二十七节 讲理

    镇东侯看到金求德还面有不满之色,便道:“金兄弟,这里只有三个人,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大人,属下从来没有质疑过您的决定,”这话一出口金求德觉得说的太满,连忙修正道:“大人,属下或许有过疑惑,但是最终大人无论打定什么主意,属下都会坚决去做,就是不明白也会坚决地去做。”

    “我现在要求金兄弟继续这么做。”

    “但这次属下希望大人能够开诚布公地告诉属下,大人究竟打算做什么?”金求德始终认为造反不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处于镇东侯这种地位,以他手中掌握的资源造反对他不应该是一件太难的事。

    “我知道金兄弟希望成为开国功臣。”镇东侯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是的,对此属下毫不讳言。”这个念头是金求德最大的执念,几十年来魂牵梦萦不能释怀。

    “我一定会让金兄弟如愿。”镇东侯很清楚金求德的想法,知道他想鼓捣自己效法五代隋唐,以兵威慑服天下:“但我的野心比金兄弟你想象的还要大,我要建立一个永垂不朽的王朝,一个真正能与日月同辉、山河同在的王朝。金兄弟,难道你不想永远作为本朝的开国功臣而存在么?”

    金求德先是显得有些激动,但随后又显得气馁,浮出一个苦笑:“大人,属下觉得能有两百年国祚就很好了,三百年一大劫,这是天数,非人力能够扭转。”

    “我不这么看,我觉得治乱循环并非不能跳出。”镇东侯记得他曾听说过另外两个人关于治乱循环的讨论,而其中一个似乎也对如何跳出这个循环心知肚明:“所谓治乱循环,其实就是官府从有所不为到无所不为的过程,百姓从忍气吞声到忍无可忍的过程。”

    “大人说的是。”赵慢熊插嘴道:“但是这循环是不可逆转的,无论大人制定下什么严格的制度,都迟早有彻底腐败的一天,在这条路上走得再慢也迟早有走到头的一天。”一朝的轮回,从官员自律、到需要上级官员监督、到需要御史监督、到御史系统彻底腐败需要太监监督,直到最后一个环节都腐败后,王朝就会轰然倒塌。

    “首先当然是监督,让百姓监督官员。”

    “明太祖那一套?”金求德试探地问道,当初朱元璋订下规矩,若是县官贪腐,百姓可以自行把官员绑起来送到京师领赏,这事还真发生过,而且朱元璋还真的赏赐了把贪官绑去见他的百姓:“属下觉得行不通。”

    “明太祖那一套确实行不同,因为归根到底是要由天子来主持公道,所以行不通。”镇东侯认为只要还是由皇帝来当这个最终裁判者,那么监督就只能自上而下,而不可能自下而上,朱元璋那套和天启派东厂监督官员没有本质的区别:“我要给一个百姓能够和官员讲理的地方,在我的王朝,百姓永远会有地方讲理,他们不需要揭竿而起,不用拼命就能讨还公道——至少大部分人可以,这样官员就会有所顾忌,百姓也不必铤而走险。”

    “从来没听说过。”金求德和赵慢熊一起摇头。

    “是的,你们从来没有,”镇东侯毫不犹豫地把这个穿越奇迹归功于自己:“我打算称这种体制为法治。”

    “法家?”听到这话,就连金求德这个忠实的法家信徒都摇头了:“法家可以得天下,但是不能治天下。”

    “也不一定不能治,只是看你想付出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