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节 (第3/4页)
军饷、做得是大明的将军,如果大人摆明车马反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麻烦?” 见金求德发火,赵慢熊一下子就把嘴闭上了。 而金求德不说则已,一说就好像开了水闸,再也收不住:“自古就从来没听说过想造反还怕名声不好的!就用你的办法就行,把这京师一洗,士兵们人人手上沾血,将领们也一个不落都要开杀戒,让他们想做忠臣孝子也做不了,自然就只有跟着大人干到底了。做大事瞻前顾后,又想要天下,又想手上不沾血,哪有这种便宜事?现在好了,现在我们连这个都不能做了,如果现在我们现在洗城,那李自成到一下子成了众望所归了,成了替闯贼做嫁衣。” “扯远了,扯远了。”赵慢熊摆摆手;“今天找你本有别的事。” “什么事?”金求德没好气地问道,赵慢熊什么都不管,只管挑刺,所以只要是因为有事来拜访一般就没有好事。 “救火营和军法官打起来了,好吧,其实是救火营把军法官打了。”赵慢熊告诉金求德,这次返回京师后,一些军法官仍按照老规矩去检查京师周围的各营军纪,结果被好几个营轰了出来:“救火营的人还冲被打的军法官嚷嚷:‘当年杨大人在的时候,我们就卖你们个面子,现在杨大人都不在了你们还敢这么嚣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不是一字不差,但是大意差不多。” “王兄弟说的?”金求德的气焰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神情显得有些萎靡。 “不是,但是他没管,而且没有处罚。” “杨兄弟尸骨未寒,为什么我不知道?”金求德抱着自己的脑袋,枯坐在椅子中,他知道赵慢熊另外有消息来源,不过按说这种冲突他应该在第一时间知道的。 “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军法是小李在管。”军法系统镇东侯一向交给心腹负责,杨致远死后金求德担心镇东侯会忌讳自己权利太大,就极力推荐李云睿这个黄石的连襟去负责军法系统,而李云睿觉得若是让自己儿子去管,说不定侯爷会更放心一些:第一,自己儿子是黄夫人的外甥,他们姨甥俩关系很好;第二,镇东侯和他的子女都和自己儿子关系不错;第三,李云睿不愿意说自己的儿子是饭桶,但至少是能力不强,镇东侯不会担心自己的儿子耍阴谋——李云睿觉得自己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镇东侯一定也很明白自己若真想背着镇东侯耍什么阴谋诡计,就绝不会让自己的饭桶儿子来帮倒忙。 “是你推荐的,而且李兄弟让他儿子去管时,你不但没有反对而且还很赞同,”赵慢熊看金求德脸上又在积聚怒气,就提醒道:“难道你有更合适的人选么?” “没有。”金求德像个泄气的皮球瘫坐在椅子上,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其实很适合这个职务,不过金求德手中权力已经不小了,就说什么也不愿意给镇东侯自己觊觎更多权利的印象。金求德熟读史书,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下场已经很难说了,不想给整个家族招风惹雨。 “几天前宋建军还来找过我……”赵慢熊哪壶不开提哪壶,宋建军代表教导队向赵慢熊报告:新军的兵员质量严重下降。之前有一批兵员是类似许平的志愿者,还有更多的是因为相信镇东侯战无不胜而来报名从军的,无论是这两种的哪一种,士气都非常高昂,而且训练刻苦。但是现在第一种人该报名的早都报名了,而第二种资源也早就频临枯竭:“宋建军说找过你,但是没用。” “是的。”金求德知道这件事,由于志愿人员越来越少,新军现在招募新兵以优厚报酬为主要吸引手段:每个士兵一旦参军就能得到二十两的安家费,每月军饷加补贴有已经接近三两。宋建军报告新军开始出现大量逃亡事件,不少士兵在领到安家费和军饷后就设法潜逃:大明治下的逃兵数以十万计,所以这是种很安全的犯罪,只要能成功逃离部队,就不用担心朝廷后续的追捕了。 作为新军的参谋长,金求德知道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教导队中,而是各营都开始出现:“侯爷从来就没有制定过什么抓捕逃兵条例,记得我们在长生岛的时候,一个士兵只要参军三个月,就绝不会再有什么开小差的念头,所以我也根本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走过脑子。”其实眼下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有几个营已经仿照其他明军的办法,对新兵严密监视,这当然大大加重了新军中的不信任感,金求德认为这是恶性循环,但他没有一点办法,他对赵慢熊轻描淡写地说道:“比宋建军言辞激烈的营官多了去了,有人都想建立专门负责监视新兵的队了。” “你有向大人报告么?” “大人怎么可能同意?大人怎么可能同意像防贼一样地防着他的部下?”金求德无力地说道:“我让他们自行设法,只要不明目张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