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节 (第4/4页)
、注行、吃、喝、拉、撒、睡,如果把群众生活安排不好,秩序不好,没有一个好的条件和环境,什么也就无从谈起;古人都讲安居乐业哩,不安居,何以乐业? 于是,他立即主持成立了市环境服务整顿指挥部,自己充任总指挥,召开各种动员会,调查会,在听取不同意见的基础上,由他亲自草拟了三十条要求,制定了奖惩细则。 全市上下总动员,抓环境卫生,抓服务质量,四处张贴着总指挥部内容详尽的公告。 先从“三点十线”开始!叭点”即市中心7苫场及火车站;“十线”即全市十条主要大街s谑牵到磝荚谇逑绰访妫建筑花坛,改换12旅琶妫皇形和市政府的领导跑着检查督战w孕谐当9苷疽宦裳沟饺诵械廊米以外的背巷里;违章建筑10フ绿点,一律拆除;车辆行人,各走其道;临街门面,全部12拢簧枇12喽礁冢严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l锔>本人象巡视阵前的统帅,沿街每一段路,每一个店铺往过察看,一旦11治侍猓即请来该段负责人,刀下见菜,马上罚款……市民们根本不习惯这种“铁纪钢法”他们已经在中国式的随意性中生活惯了,因此15潭晕拿魉带来的“不自由”怨声载道p矶嗦粜〕缘母鎏逄贩,都因卫生不合标准没能逃脱罚款的惩处;国营单位也不例外……直到田福军学习当年黄原市白明磚淖龇ǎ将省委大院也因卫生不合格穉丝睿3艺下了那块编号为零零一的“卫生先进”牌子后,抗议的声浪才渐渐平11吕础r蛭大家看见,这个人是真心想把城市往好搞u飧龃罄顺彼婕创印叭点十线”扩展到了全市? 一个月以后,城市骤然间就象重新换了面貌。严格的制度使这个面貌一直保持了下来。 仅此一举,田福军便在这个城市声望鹊起。当然,也有人攻击他是靠罚款来搞工作的。是的,罚了。尽管他强调以教育为主,但该罚的也没有手软。其实,在大整顿过程中,共罚三百多起,现金总额不足万元。就这个近三百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多乎哉?不多也! 瞧吧,换来的又是什么?是一座崭新的城市!不仅清洁卫生,光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就在城市内外又新栽了二百多万株树和三十五万多平方米的草坪;十条主要大街的两侧都修了花坛,搞了雕塑;市民们的养花兴趣也随之高涨起来,大部分宿舍楼的阳台上都摆上了花盆……这阵儿,田福军还在清晨拥挤的人行道上踽踽而行。 尽管只有一年,他看起来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头发大部分白了;身板瘦弱而单薄,肩背都有些佝偻。只有那双稍稍眯缝的眼睛仍不失当年的活色,那眼光挑剔着周围的一切,市民们挑剔地看这个城市的当家人,而他也挑剔地看这个城市一切不顺眼的地方。只有他挑剔得多些,别人才会少挑剔他。 唉,真是的,就因为这大城市的事繁琐,吃喝拉撒都要管,使他快成个罗嗦的管家婆了!即是这样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他也留心什么地方不顺眼,随时准备纠正。当他路过一个杂货铺的时候,便不由抬头望了一眼牌匾,见上面写着“日新杂货店”。嗯,对着哩,就是这个铺子! 田福军记起,昨天晚报上有一封读者来信,是作家协会一位诗人写的,说他在这个杂货店买了一只烧水的铝壶,刚用第一次就漏水,并且在信后面还写了几句讽刺性的打油诗。记得那位诗人的名字叫古风铃? 田福军现在便顺路走进了这个杂货店。 这是个集体单位。经理和售货员马上认出了他是谁——他们早在电视上就认识了市委书记。 田福军一开口便询问报上读者来信所提到的那只铝壶。经理立刻告诉他,他们一见报,昨天晚上就带了一只新壶,亲自到那位用户家里替他换了,并且还道了歉。 “这就好。”田福军表扬说,随即转出了这个杂货店,继续往市委那边走。 此间顺便提提古风铃买铝壶的事。 其实,那只铝壶是古风铃的爱人买回来的。她是个小学教员,过日子很仔细。当时见那只壶漏水,竟急得哭了。诗人吼住了她,说:“这是个屁事!才几块钱的东西!叫我给晚报写个稿子,即扬了他们的臭名,再赚它几块稿费,不照样能买只新的?”于是,他便写了那封“读者来信”。结果,杂货店赶忙登门将坏壶换成了新壶;而那封“读者来信”的稿费也确实能买两只新铅壶。“你看,一只坏壶换了三只新壶,怎样?”现代派诗人用现实主义方法创造的“杰作”,使他那实用主义的老婆破涕为笑……现在,行走在大街上的田福军,又走进了另一家个体户店铺。他想抽支烟,但身上没装火柴。 “买盒火柴。”他对那位用肮脏绳子把石头眼镜拴在光头上的店主说。 那店主从镜框上面白了他一眼:“你再找一下,看这几天哪里有火柴哩?” 田福军一愣,问:“没火柴了?”“早断了!” 他转身出来,走进旁边一家国营副食商店。一打问,也没有。 啊呀!火柴断了这么多天,他怎么不知道呢? 田福军索性不回市委去了。他走到街上的公共电话间,要到了他的秘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