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太子妃_第23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5页 (第2/2页)



    等到流言纷纷再也控制不住的时候,胤礽便让自己手底下的人撤回来,任由直郡王和明珠的人在里头搅混水, 而他先前派出来的人,也并未亲自下场,而是挑唆直郡王和明珠的人四处宣扬皇太子的不是。

    这些事儿胤礽做起来得心应手,毕竟,直郡王那头的人, 也不全都由明珠控制,即便里头有冷静自持的,但现如今局势这么乱,直郡王的人必有把持不住的,只要这一起头,后面的就是想收也收不住了。

    胤礽任由一盆盆脏水泼到自己身上,他自在太子府中不动如山,也不管外头如何纷纷扰扰,只是苦了在朝中的索额图,还有偏向太子一党以及心向太子的朝臣们。

    流言纷纷之下,他们都心中忐忑如坐针毡,就怕事情闹到他们头上来,也闹不清这事儿究竟是怎么弄成这样的,一时人心惶惶,于是,一颗心就都指向索额图了。

    他们都想让索额图出手,将这事儿给压下去,要么就给解决了。

    可索额图是早从胤礽那里得了准话的,胤礽要他不必管这些流言,一切如常,索额图虽然闹不清是怎么回事,但胤礽的话他还是听的。

    于是,索额图也对来找他问计的众人是这个话,然后,也不管众人如何,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做他的分内之事,就像是从未听见过那些流言似的。

    众人见他如此,一个个也是无计可施,干脆也就都不管了,反正也没有真正发生什么大事,流言而已,他们装作听不见就好了。

    朝中风云涌动不甚安静,朝臣们尚能充耳不闻,康熙却是做不到的。

    实际上,被这些流言烦扰的最为厉害之人,那就是康熙了。

    从独占皇权的角度来说,皇太子的声望太高了,这会让康熙心头不悦,所以康熙要想办法压制皇太子的声望和势力;可从皇权继承性的角度来说,皇太子的名声太差了,甚至搞得整个京城都流言纷纷,完全破坏了皇太子的形象,这种状况,就让康熙极为恼火了。

    一个名声极差的皇太子,一个结党营私的皇太子,还怎么能做大清的储君,又怎么能顺利即位呢?

    这对于储君来说,是最要不得的事情了。

    康熙是恼去岁年底的那个奏折,他认定那是胤礽和索额图的手段,所以当时心里是很不痛快的,这才有了后来册封三阿哥为诚郡王的时候。

    但后来几个月中,他发现胤礽很老实,再没有做过任何插手朝政的不妥之事来,就连索额图也是只做他的分内之事,康熙见他两个都这么安分,心里因为那封奏折的恼意也就淡淡消散了。

    后来又见那奏折上考评优等以及选调出去的官员都做得很不错,康熙也就彻底将这件事给放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