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李白_第221章 送孟浩然之广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 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2/2页)

之蛙一般,一直夜郎自大,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李白听着徐则昌这前后转变之快之大,虽然还是有些不适应,但还是笑着道:“则昌你也不必太过自谦了。”

    “我之前有诸多不对。”徐则昌躬身道,“还请原谅。”

    “不必如此。”李白扶起他来。

    徐则昌道:“太白兄找孟山人我就不打扰了,不如这样,听说孟山人即将前往扬州,我可否在黄鹤楼宴请两位,也为孟山人送行?”

    “待我问过他后给你回复。”李白道,“不过我觉得不错。”

    “好!”徐则昌道,“我还有些事,告辞了。”

    “告辞。”

    李白找人通报了,孟浩然出来见了李白,李白问道:“这个徐则昌是怎么回事,我刚才遇见他,不见他丝毫以前的纨绔样子,反而很是尊敬。”

    “你不知道。”孟浩然笑道,“自从你和他在黄鹤楼辩论财政积弊,这小子回去后越想越视觉得你说的有理。这小子虽然纨绔,但对这方面很是上心,也算有天赋。这小子自从听了你的话,把你捧得如同天人,说你是百年不遇的财政管理天才。”

    “这小子还有得救嘛。”李白得意笑道,“年轻人有前途。”

    孟浩然无奈地点点李白。

    “对了,你什么时候启程去扬州,徐则昌说要为你饯别,邀请我们去黄鹤楼。”李白问道。

    “差不多后天。”孟浩然道,“我也本来想在黄鹤楼聚一聚,这次就去沾一沾这小子的光!”

    一天风和日丽的日子,李白三人一起登上了黄鹤楼,徐则昌定好了酒菜,三人边看着鹦鹉洲的风景,看着长江浩浩荡荡的流水,一边喝酒吃菜,心旷神怡。

    “我听闻太白兄和孟山人都是作诗的大家,怎么不在黄鹤楼留下自己的诗作呢?”

    孟浩然摇头笑道:“倒是想做,可是这里已经有了传世佳作,再题只是自取其辱啊。”

    “崔颢的那首《黄鹤楼》?”徐则昌问道,“那确实是首不是名作。”

    李白笑道:“一脚踏破鹦鹉洲,一拳捶碎黄鹤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孟浩然和徐则昌听了哈哈大笑。

    “这诗可真是直白通俗。”徐则昌道。

    “这叫打油诗。”李白笑吟吟地道。

    三人喝了一会儿酒,终于到了分离的时间。

    “此去赴任,算是在仕途上踏出了第一步。”李白道,“浩然兄还要多多勤勉自身,造福一方百姓。”

    “真羡慕孟山人已经得了举荐。”徐则昌道,“我们还得留在刺史府做个幕僚。”

    “迟早的事。”孟浩然道,“你们迟早也会得到举荐的。”

    徐则昌苦笑点头,心知这只是安慰的话而已,这么好的运气不是谁能有的。

    孟浩然起身道:“诸位后会有期,告辞了。”

    “告辞。”李白和徐则昌起身道。

    孟浩然只身下楼,登上了早早等待的船。

    李白站在黄鹤楼的围栏旁,看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宽阔的河道平滑地如同丝绸一般,蜿蜒到天际。

    李白默默地看着孟浩然的船出发,在长江上孤零零地向西行驶,越来越远,渐渐变成了一个豆子大小的小小的黑影。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如是诵道。

    徐则昌在一旁道:“此诗亦能名垂千古。”

    晚了许多深感抱歉。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