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0页 (第1/2页)
张耳心中悚然而惊,喃喃自语道:“莫不是楚人已尽得赵地!” 他非是赵人,却治赵地甚久,加之视其为最后退路,情怀非同一般。 因所受震荡过重,以至于自言自语时,竟大意地忘了压低声音,叫左右侍从听了个一清二楚。 一听连大王亦自知穷途末路,又失去了做最后屏障的家乡,本就垂头丧气的众人再无法强撑镇定,纷纷失声痛哭,再无法拿稳手中兵器。 张耳见此情形,不由仰天长叹,久久无语。 那日盟军打项羽个措手不及、连下三地、屠戮楚地的威风,仍历历在目。 怎才错眼功夫,即每况愈下,落得孤身为战,四下无援的境地? 他想不清楚,也无暇再想清楚。 张耳默默回到屋中,未理四周凄凉赵歌,也无心鼓舞泪如雨下的众兵将,兀自派出许多斥候,打探各个城门把控的状况。 待听取完毕,他心中重新燃起一线希望来——许是因南门朝向楚地之故,楚军于那处看守最为空虚,仅得千余人。 张耳实在不愿相信,赵地真已沦于楚军之手。 为着最后那丝侥幸,他决心撇下这座孤城,精简随从,趁夜突围北上。 哪怕真丢了赵地,实在要死,他也不愿葬身他乡,宁肯死在回家乡梁地的路上。 于是一炷香后,北门处忽战鼓高擂,声势大作,城中赵兵好似失心疯般欲要朝外突围,一下吸引了围城楚兵的注意。 趁着楚兵纷纷朝北门聚去时,张耳仗月色遮掩,靠最后追随于他的二百死士自南门慨然突围。 南门那千余楚兵似是都挂心于北门动静,对忽然冲出的张耳一行人毫无防备,多的是只来得及抄上兵器、而未赶得及上马的骑兵。 徒劳地追出几十步后,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骑绝尘,越跑越远了。 张耳虽自知处境凄凉,见此计施行得如此顺利,心里仍是油然生出一丝得意来。 ——项藉匹夫,到底不通谋略。 楚军那看似密不透风的围困,却只需他略施小计,即可轻易脱身。 张耳自顾不暇,当然管不了被他留在城中的那斗志尽丧、随时要反的二十几万兵士了。 横竖若逮不着他,以项藉近来好装模作样的做派,为彰显假仁假义,多半也不会要了降俘性命。 张耳长叹一声。 哪似他,一旦受擒,便是必死无疑。 风清寒,夜悲凉。 专心驰骋,逃亡于这茫茫平原上的张耳一行人,胸中心跳如擂鼓,纵耳畔还回荡着那轰天震地的惨烈喊杀声,却始终不敢回头。 唯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