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文集_第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节 (第2/7页)

。走偏锋的可以炼丹,或是仗着上头的援引——仙人化装做游方僧道来选出有慧根的人,三言两语点醒了他,两人一同失踪。五十年后一个老相识也许在他乡外县遇见他,胡子还是一样的黑。

    有人名列仙班,完全由于好运气。研究神学有相当修养的狐精,会把它的呼吸凝成一只光亮的球,每逢月夜,将它掷入空中,练习吐纳。人如果乘机抓到这球,即刻吞了它,这狐狸的终身事业就完了。兽类求长生,先得经过人的阶段,需要走比人长的路,因此每每半路上被拦劫,失去辛苦得来的道行。

    生活有绝对保障的仙人以冲淡的享乐,如下棋,饮酒,旅行,来消磨时间。他们生存在另一个平面的时间里,仙家一日等于世上千年。这似乎没有多大好处——不过比我们神经麻木些罢了。

    神仙没有性生活与家庭之乐,于是人们又创造了两栖动物的“地仙”——地仙除了长生不老之外,与普通的财主无异。人迹不到的山谷岛屿中有地仙的住宅,与回教的乐园一般地充满了黑眼睛的侍女,可是不那么大众化。偶尔与人群接触一下,更觉得地位优越的愉快。

    像那故事里的人,被地仙招了女婿,乘了游艇在洞庭湖上碰见个老朋友,请他上船吃酒,送了他许多珠宝,朋友下船之后,女子乐队打起鼓来,白雾陡起,游艇就此不见了。

    仙人无牵无挂享受他的财富,虽然是快乐的,在这不负责的生活里他没有机会行使他的待人接物的技术,而这技术,cao练起来无论怎样痛苦,到底是中国人的特长,不甘心放弃的。因此中国人对于仙境的态度很游移,一半要,一半又憎恶。

    中国人的天堂其实是多余的。于大多数人,地狱是够好的了,只要他们品行不太坏,他们可以预期一连串无限的,大致相同的人生,在这里头他们实践前缘,无心中又种下未来的缘分,结冤,解冤——因与果密密编织起来如同篾席,看着头晕。中国人特别爱悦人生的这一面——一喜欢就不放手,他们脾气向来如此。电影《万世流芳》编成了京戏;《秋海棠》的小说编成话剧,绍兴戏,滑稽戏,弹词,申曲,同一批观众忠心地去看了又看。中国乐曲,题目不论是《平沙落雁》还是《汉宫秋》,永远把一个调子重复又重复,平心静气咀嚼回来,没有高潮,没有完——完了之后又开始,这次用另一个曲牌名。

    中国人的“坏”

    十七世纪罗马派到中国来的神父吃惊地观察到天朝道德水平之高,没有宗教而有如此普及的道德纪律,他们再也想不通。然而初恋样的金闪闪的憧憬终于褪色;大队跟进来的洋商接触到的中国人似乎全都是鬼鬼祟祟,毫无骨气的骗子。

    中国人到底是不是像初见面时看上去那么好呢?

    中国人笑嘻嘻说“这孩子真坏”,是夸奖他的聪明。“忠厚乃无用之别名”,可同时中国人又惟恐自己的孩子太机灵,锋芒太露是危险的,呆人有呆福,不傻也得装傻。一般人往往特别重视他们所缺乏的——听说旧约时代的犹太民族宗教感的早熟,就是因为他们天性好yin。像中国人是天生的贪小,爱占便宜,因而有“戒之在得”的反应,反倒奖励痴呆了。

    中国人并非假道学,他们认真相信性善论,一切反社会的,自私的本能都不算本能。这样武断的分类,倒很有效,因为谁都不愿意你说他反常。

    然而要让自己去适合过高的人性的标准,究竟麻烦,因此中国人时常抱怨“做人难”。

    “做”字是创造,摹拟,扮演,里面有吃力的感觉。

    努力的结果,中国人到底发展成为较西方人有道德的民族了。中国人是最糟的公民,但是从这一方面去判断中国人是不公平的——他们始终没有过多少政治生活的经验。在家庭里,在朋友之间,他们永远是非常的关切,克己。最小的一件事,也需要经过道德上的考虑。

    很少人活得到有任性的权利的高年。

    因为这种心理教育的深入,分析中国人的行为,很难辨认什么是训练,什么是本性。夏天施送痧药水的捐款,没有人敢吞没,然而石菩萨的头,一个个给斫下来拿去卖给外国人,也不算一回事。对于无知识的群众,抽象的道德观念竟比具体的偶像崇拜有力,是颇为特殊的现象。

    孔教为不求甚解的读书人安排好了一切,但是好奇心重的愚民不由地要向宇宙的秘密里窥探窥探。本土的,舶来的传说的碎片被系统化,人情化之后,孔教的制裁就伸展到中国人的幻想最辽阔的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