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在三国_第五十四章 东风起,战旗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东风起,战旗归 (第2/2页)

刚好想要掌军权。所以作为白身的刘备三人,当然是不错的选择。后来又发现刘备竟然有汉室血统,(虽然灵帝是不想承认的,毕竟太过遥远了。)但是,老刘家的传统。即使菜烂了,也要烂在锅里。(因为刘秀的缘故,所以汉代是不排斥同姓为王的。只要皇帝还是老刘家的,不管你怎么内斗,权利就是不轻放其它姓氏。汉武帝更是立下,外戚不得干政的铁律。但可惜,东汉的灭亡,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外戚干政。东汉和帝以后不断出现的外戚,每每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政权的局面。章和二年(公元88)章帝死,年仅 10 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其兄大将军窦宪乘机cao纵朝政,“威权震朝廷”《后汉书·窦宪传》,窦氏兄弟并居要职。和帝稍大,对大权旁落于外戚不满,与宦官郑众密谋,逼迫窦宪兄弟自杀,窦家宗族、宾全部免官治罪。郑众因功封侯,宦官从此直接参政。和帝死后,邓太后立出生 100 多天的殇帝即位,殇帝 2 岁夭折,再立 13 岁的安帝。邓太后临朝,外戚邓骘兄弟又出面把持朝政。邓太后死后,安帝与乳母王圣、宦官李闰等合谋废逐邓氏。安帝除倚重宦官,也起用皇后的哥哥阎显等掌管枢要,一时出现外戚、宦官共同把持政权的局面。延光四年(125)安帝死后,立幼童北乡侯为帝,阎太后临朝。阎显得势,把原来安帝宠信的宦官下狱处死,独揽大权。几个月后,幼帝病死,阎显又为宦官所杀,11 岁的顺帝上台。144 年顺帝死,2 岁的冲帝即位,梁太后临朝。太后兄大将军梁冀掌权。冲帝死,梁冀主谋立 8 岁的质帝。质帝少而聪慧,知道梁冀骄横,对群臣说:“此跋扈将军也”(《后汉书·梁冀传》),即被梁冀毒死。梁冀把正准备和自己meimei结婚的蠡吾侯立为皇帝,是为桓帝。从此,梁冀专权日甚,大小政事一切独断。皇宫近侍皆其亲信,皇帝一言一行,他都“纤微必知”。在梁冀专权的 20 多年中,外戚的势力发展到顶峰。梁家前后 7 人封侯,3 人做皇后,还有 6 个贵人,2 个大将军,女眷中有 7 人食邑称君。族中还有 3 人娶公主为妻,各级将官多至 57 人。当时官吏升迁调动,要先到梁家谢恩,然后才敢到尚书台办手续。延熹二年(159)梁冀的两个meimei——皇太后和皇后先后死去,桓帝乘机与宦官通谋,发兵围攻梁冀,迫其自杀。查抄他家财产,多达 30 亿,相当政府全年税租收入之半。)

    前车之鉴血血泪珠,促使灵帝更加不相信外姓之人。甚至到了灵帝掌权之后,灵帝宁愿用宦官,也不相信在朝大臣。因为宦官,只知道满足己身贪欲。对于军国大事,完全以银钱为衡量准则。也由此爆发了黄巾之乱。

    黄巾之乱,名义上是普通农民的战争。其实往深的说,不就是世家对权利失控的不满。否则,如此声势浩大的黄巾,怎么可能在民间慢慢发展到,动摇汉室统治的程度。要知道汉室立国与世家共治,遍布大汉的世家。其消息之灵通,不下于后世的锦衣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