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6页 (第1/2页)
待他们交流事罢,太子挥手让他们退了下去,却独留虞玓一人。“这份口供你且先看看。”太子让內侍取了桌案上的一份东西下去,那內侍谦卑欠身地交给了虞玓。 口供? 虞玓接过来看了两眼,微讶地发现里头却是有刘德的名讳。 刘德的口供? 虞玓认真往下看了下去,却发现都是些无用的对话,真要仔细看来却没什么得用的内容。他略微蹙眉,“刘德是被您的人手给抓获?” 太子道:“收尾的人是陛下所点的人马,只不过出了些纰漏,并未一网打尽。且幕后的线索也被一并斩断,只剩下个负责长安的刘德。” 这就是默认了他截胡了刘德的说法。 虞玓思索片刻后说道:“太子可是曾派人查过平康坊的郑举举?” 郑举举必定是见过那个人的模样。 太子面带笑意看他,“确实如此,不过也并无线索。只得了个如同玩闹般的名讳,他自取名梅词仁,却也是刻意古怪之辈,像是从一开始就做足了所有准备,生怕被人扫尾般。” 虞玓斟酌着说道:“或许此人天性狡猾谨慎,在无完全的准备前不会轻易踏足长安。” 长安乃京师,自当不是那等便宜嬉闹之所。 太子若有所思地靠在坐具上,狭长的眉眼上挑,带着些懒散恣意,“以虞玓的看法,这位梅词仁的目的是为何?” 虞玓沉默片刻后,毫不犹豫地说道:“改朝换代。”此话说得单刀直入,显德殿内伺候的內侍女官似乎也被虞玓的这句话震慑,纵然是呼吸都显得更为轻微。 太子捂着嘴低低笑出声来,那微弯的狭长眼眸勾着凌厉的眉峰,却在笑意中融化成轻柔的弧度,“自李孝常、刘德裕而至阿史那结社率,卫士崔卿、刁文懿等人,试图谋反的人不多,却也不在少数。若是天下还有人怀有这样的心思,那也不足为奇。” 储君轻笑着说道:“可便是如此,谋反这两个字似乎也如同禁.忌般难以出口。若无确凿的证据,也只敢轻飘飘地揣测着些虚无缥缈的可能,也不知道在骗谁?” 他说得轻描淡写,虞玓却听得出那其中凌冽的杀意。 就不知是为了此事,还是为了那些负责的官员。 虞玓淡淡地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这话乃是真谛。陛下与太子殿下自然是想要得到最正确的答案,可若是能粉饰太平却能换来几年的安然时间。刘德不张口,线索也都断了,纵然能凭借这些探点的规模与动机推测出可能的结果……可太子殿下,推测的东西终究成不了证据。” 他抬眸看着高坐着的储君,“虽他们有过,不过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