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6页 (第1/2页)
他临走前把还想说话的李治也给拎走了,那难得乖顺的模样让旁观的虞玓和赵节都忍不住露出了稍稍的困惑。 赵节尤甚。 最近魏王殿下和太子的擂台打得正火热,怎突然就服软了? 太子殿下漫不经心地说道:“他最近有个小辫子被我揪住了。” 虞玓低头抿唇,忍住莫名的笑意。 太子屈起手指敲了敲虞玓的脑袋,淡淡地说道:“背着我偷笑呢?” 虞玓淡定地说道:“某不敢。” 赵节看着这两人的互动,忍不住摸着下巴说道:“太子殿下,什么时候你也可以对我这般温和?这看起来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太子斜睨了他一眼,轻嗤了声,“甚时候你的岁数和虞玓一般小,又是阿娘的恩人,再来同我说这话吧。” 赵节嘀咕着什么“返老还童”“高难度”之类的词语,顿时偃旗息鼓了。 事实上,就连圣人在听闻此事时,都有些诧异。 “虞玓便是当初那两位能人志士的子嗣?”是夜,他正在帮着长孙皇后拆下发髻,手里头握着一缕青丝,被长孙皇后不轻不重地说道,“陛下惊叹的时候,也莫要忘记了手中属于我的头发,再扯下去怕是要掉没了。” 李世民讪笑,抬手轻柔地梳下来。 “他的眉眼同芙娘很像,陛下认不出来也是情有可原。”长孙皇后悠悠地说道,“只我当初记得,陛下可曾经说过,若是能把那二位给请来,便要大大的封赏呢。” 当初虞晦与徐芙蓉呈上来的,其实何止舆图一事,只不过有些事情不足为外人道也。而他们似乎对封官加爵并无兴趣,不到几日就翩然离去,并未久留。 就像是在躲避些什么。 当然时至今日,李世民早已经知道当初他们两人逃离的缘由了。 还是出在虞家。 当时的虞晦在名义上已经是个死人了。 “我倒是想赏赐点什么,他近来也是立了一大功。”圣人慢慢地说道,对太子所提及的长安据点一事已经开始派人去摸底排查。 虞玓此子看着普普通通,可难保下一瞬就不会一鸣惊人,当真是个难以预料的脾性。而且……李世民梳完头发,把理顺的长发轻轻放下来。 他对太子忠心无二。 这点难得可贵。 他欣慰地想着:“若非年纪太小了点,倒是可以进官了。”其实还有别的缘故,只是眼下在拉家常,他也懒得提那些烦心事。 长孙皇后淡笑着说道:“进官那就不必了,不是说那孩子想要考科举吗?那就让他走想走的路吧。日后心里惦记着就是,左不过陛下这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