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养猫手札_第17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页 (第2/2页)

精气神也是十足,清晨起来还能一口气写十张大字。”虞陟边说着边笑,宛如忍俊不禁,“那大夫同阿娘说,人到年迈,往往都是提着一口气,那口气要是一直含着,哪怕七老八十了也是龙虎精神,要是没含.住吐出来了,那就神仙难救。”

    虞陟拍了拍虞玓的手,“你现在就是祖父的那口气。”

    虞玓的脾性内敛寡淡,却也有刚烈不屈的一面,从他宁愿投石问路再行写文的举措,虞陟看到了他更广阔的未来。而那是虞陟或许达不到的地步……可他也把虞陟从这种浑浑噩噩的日子中拉了出来。他头一回有了想做什么的冲动。

    他看着正低头在收拾着棋盒的虞玓,忍不住笑着摇头。

    当局者迷,倘若有一日虞玓能体会到那种种的变化,想必那个时候的二郎当是芝兰玉树,好一位出众的郎君。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梆——”

    外有更鼓,于那梆声中,墙外炸开绚烂的烟火与不绝于耳的炮竹声。

    贞观十二年已至。

    正月里丛州松州接连发生地震,初开朝就忙得脚不沾地。而与此同时,在那正月末间,那行了新章程的科举也同样拉开了序幕。

    无数汇聚至京城、穿戴着麻衣的待考学子如同汇聚的雪,经过激烈的考试争夺,正期待着鲤鱼跃龙门的一日。

    而赈灾救济的事情派发去,到那二月里头,圣人决定亲临砥柱山巡视。

    留太子监国。

    而这时,虞玓已经重归崇贤馆读书。

    崇贤馆内还未有新进的人,就余下那么四五只小郎君来,两位直学士倒是落得轻松,每每都能来个一对一教学,折腾得那几个勋贵子弟哀哀叫苦。

    那数人中,沉得下来读书的人,单有虞玓。

    杜正伦对虞玓甚为关注。

    应当说,如今朝野上下,对虞玓这个名字就近乎没有不知道的。

    古有三国陈琳书《为袁绍檄豫州文》声讨曹cao,其词句用措皆为上乘,一经各州发布就激起群雄愤慨。正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这篇檄文在讨伐中就如同加料的粮草,一经使劲就足以扇起燎原烈火!

    而《论虚实》就是这样的存在。

    那笔杆子里倾倒出来的激昂情绪正合了那些学子的心思,便是有人浑水摸鱼,可那激起的浪潮如此澎湃,拥有如此骇人的力量,在斗转间成为连士族都不得不退步的重量。

    杜正伦轻咳了两声,回神来看着刚诵完篇章的虞玓,“此前讲解的内容,可有不懂?”

    作者有话要说:三千更新get√

    *

    会有加更,大家早上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