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佛_第一百七十章 保白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保白莲 (第3/3页)

有军中的规矩,杀敌立功,拜官进爵,这太平兴国*师也太随意了,居然当众称呼一个小小的校尉为将军。李老,你再看这个!”说着,将一张刚刚送进来的纸片递了过去。

    李善长看了看,笑道,“沿江而下,众白莲长老尽皆拜伏,奉若神明。”沉吟片刻,“下关、燕子矶、栖霞山,恐怕马上便要到了。”

    话音刚落,一名军士跪拜在厅外,“报,太平兴国*师,前来拜会。”

    悟虚降落云头,站在大门外,看着进进出出,干练劲装,目不暇顾的军士,微微点头,大敌当前,主帅沉稳,镇定军心,这李文忠二人确实做得不错。

    一会儿,见一名军士,急急地跑过来,请自己进去,悟虚对着蓝玉笑了笑,心中却是起了一丝阴霾。自己好歹是朱元璋的师兄,送过金龙,练过新军,守过下关,如今大敌当前,自己不顾仙缘,飞下庐山,为人世间之事奔走,这李文忠和李善长却只叫一名愣头愣脑的军士相迎?

    到了大厅,悟虚静静地看着前方李文忠和李善长二人。李善长,当日朱元璋攻下应天府之后,自己与之有所交集;李文忠却是第一次见面。

    大厅中一片安静,李善长见悟虚和李文忠都不住地打量对方,许久不言,便缓缓起身,笑道,“悟虚大师,别来无恙?来来,老朽痴长几岁,便介绍一下,这位乃是李文忠,大都督,统领应天府及周边州府兵马。”

    悟虚与李善长、李文忠稍作寒暄,刚刚坐下之后。

    刚刚一脸春风的李文忠,眉头微皱,看着站在悟虚身边的蓝玉,“你是何人?我等商议军机大事,小小的一个校尉,竟然不知道回避?”

    悟虚面色一沉,见蓝玉从身边走出来,跪拜在地,正要向着上首的李文忠禀明身份,便一拂手,将蓝玉托起,说道,“此乃小僧座下弟子,蓝玉是也。”

    元朝喇嘛教,上师多有座下弟子,随行侍奉,参赞机密,甚至一同无遮*会。随着元朝的统治,久而久之,中原不少佛门也有类似规矩,那便是座下弟子,可以随师尊,出入无禁。

    本就不悦的悟虚,见李文忠以军职相压蓝玉,便出言将蓝玉,按照喇嘛教的惯例,将其称为自己的弟子。

    那蓝玉,被悟虚一股柔风托起,更听到悟虚说自己是其座下弟子,心中不禁一阵欣喜,强忍着笑意,恭谨地站在悟虚身旁,垂手而立。

    李文忠也不好就此与悟虚纠缠,便笑着问道,“不知*师,深夜造访,有何见教?”

    悟虚稍作思虑,便将白莲教众长老死守长江一事说了一下,随后,问道,“敌军势大,若是我方将白莲教根基尽数在江上消耗一空,后面该如何应对?军中白莲教众甚多,到时候,势必影响全军士气人心。贫僧唯恐军中散乱不安。”

    李文忠看了悟虚一眼,答道,“眼下,我军被动防御,敌军兵多将广,又有不少喇嘛妖人,我军若不调遣白莲长老,恐难将元军阻于北岸,不使其登陆南岸,有机可趁。”

    悟虚沉吟良久,“白莲教长老,都不是普通军士,虽然修为算不上很高,但用得好,却是一支可以呼风唤雨、攻坚克敌的强大力量。就算需要对抗,那些随军的喇嘛,但似乎不应该限制死其行动自由,而且,灵气补充,也是必须要保障的。”

    李文忠哈哈一笑,“本都督只是严令,命其阻敌过江,江面上如何布阵,如何攻防,悉由各处自行决定。限制行动自由,不知道*师从何听说?”

    悟虚却是不会接这个茬,复问道,“那么补充灵气的丹药呢?眼下已是万分危急,已经是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难道便看着他们,灵气枯竭,生生战死?”

    李文忠,看了悟虚一眼,指着案几上小山般的军情谍报,“如今各处都是在浴血奋战,灵药几乎被用光。大师慈悲之意,文忠敬佩;可慈不掌兵,所谓‘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战场亡’,既参加了义军,便要做好掉脑袋的准备。”

    慈不掌兵。悟虚听着这四个字,微微皱眉。

    却听得李文忠复又缓缓说道,“先前胡大海傅友德领兵北上,增援应天府,却是分驻燕子矶,栖霞山一带。随后,本都督和大司马回转之后,总揽全局,方才暂定下如此调兵遣将。大师,乃大帅昔日师兄,佛法高深,却不知是否知晓这其中详情与兵法?”

    此言一出,悟虚心中一冷,静静地望着年纪轻轻的李文忠。

    李文忠这番话,其实就是一句话:你懂不懂怎么带兵打仗?

    这不是拐着弯,说自己不掌握敌我详情,球都不懂,仗着与朱元璋昔日同门师兄弟的缘由,在这里胡言乱语,胡搅蛮缠,为白莲教胡乱撑腰???

    正所谓心忧长江向东流,暗将白莲暂保留。

    随说佛经宣佛偈,兵法面前顶个球。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