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有佳音 (第3/3页)
进张若月置身的光团之中,在其脚下,游走不已,欣喜不已。 张若月虽然紧闭双眼,但似乎能够感应到周围的一切,渐渐面露微笑,身躯缓缓下沉,立于微微荡漾的海面。脚下,一半是月光,一半是海水。 忽然,那陆妙影也飞到空中,显化出一个方圆里许的白色光团。光团中,月光,忽明忽暗,起起浮浮,似月似海。唯一不同的是,里面没有鱼虾。 该死!古人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陆仙子好歹也是天外天的修士吧,怎么有脸皮靠着徒弟而顿悟?! 悟虚仰头看了半响,心里不由痛骂,却忽然看见那陆妙影睁开双眼,清冷地看着自己。 紧接着,张若月也睁开双眼,徐徐飞到不远的礁石上。那陆妙影神识传音张若月和悟虚,“海上生明月,想不到还有这番意境。” “药善,我听徒儿说,你对明月多有感悟,能助其修行,想不到倒是真的。” “昨夜,你讲出禅宗六祖指月典故,助月华凝月入体;今夜,你若能再讲一个禅宗典故,助我迈入凝月诀第三层境界,则我便应允带你上天外天。” 那陆妙影方才睁眼之后,又复闭上,站在那里,遥不可及。 似乎其断断续续,漂浮不定的传音,估计是其进入深层次意境前,电光火石之间,将一丝神识留在外界,将话说与悟虚听。 这一丝留在外界的神识,不但是起到传音之用,也有监视悟虚的意味。 悟虚站在海面礁石上,耳听得陆妙影传音,沉吟不语。 周围暗流涌动的月光,渐渐翻滚起来,似乎有千军万马隐隐而来;旁边张若月,似乎感同身受,关切地望着悟虚,“小和尚!” 悟虚看了看一脸焦急地张若月,突然对着高高在上,一身光环的陆妙影,吼道,“小僧不过区区凡尘修士,哪里有什么佛门典故佛偈,能够让堂堂真人境界的陆仙子修为更上一筹!” 便听得陆妙影冷酷的声音传入自己的脑中,“你莫非以为陆某真的不会杀你?我徒儿两次顿悟,都是因你而起。你若不死,难保不成其心魔。” 这次传音,却是只有悟虚一个人能够听到。 悟虚大笑,传音道,“那你杀了我吧!” 陆妙影沉默片刻,直指人心,说道“你莫非有恃无恐,以为杀了你,我徒儿也会陡生心魔?要知道,此心魔,彼心魔,也有大小之分。你且好之为之。” 言下之意,颇有点长痛不如短痛的意味。 张若月站在一旁,见悟虚脸上喜怒交加,便知道师傅陆妙影在和悟虚传音对话。虽然听不到,但见围绕着悟虚的月光越来越凌冽,心中更加担忧。 悟虚,听了陆妙影的传音,沉默不语,正暗暗沟通海音螺,打算随时躲进去,沉入海底。神识完全进入海音螺,自然可以完全隐匿气息,但是却无法感知外界。海音螺沉入何处,乃是是否恰巧被陆妙影所得。这都是一个问题,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悟虚也不愿如此。只不过此次,被陆妙影*急了,只好随时准备采用这个万不得已的选择。 周围的月光越来越密,越来越亮,完全没有了平时清凉,悟虚身处其中,只觉得置身于无数冷厉的剑锋之下,神识入曼陀罗法界,正要伺机进入海音螺。 张若月,忽然缓缓飞向空中,口中吟唱道,“夜色茫茫照四周,天边新月如钩..。” 正是悟虚当初在汴梁城,夜船上面,对月感怀,吟唱的那首《明月千里寄相思》。 悟虚在法界,一听张若月之吟唱,便知道其定然是当夜汴梁船上之人。不由露出会心微笑。心中想到,“有此佳音知己,便是死也足矣。” 忽然感觉,外面月色如水,完全没有先前的危险冷冽,神识悄悄出法界一看,那张若月在月光中,翩翩飞舞歌唱,稚嫩的嗓音,将这首歌曲缓缓唱出,哀而无伤,似浓还淡。 那陆妙影,悬空立在如瀑布一般的月华中,似乎在聆听张若月的吟唱,又似乎在静静沉思,似乎在品味久远的回忆,又似乎在默默修炼。 最后,张若月歌声渐歇,夜色深重,海风微送,方圆百里,全都陷入寂静和幽暗之中,便只有陆妙影所在之处,海岛冰轮初转腾,皓月当空光迷离。 正所谓说说笑笑烧烤忙,摇摇晃晃船头网。 月光海水脚下踩,千里相思曲无伤。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