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撤退 (第2/2页)
原先的预计,自己个还不被鬼子给直捣黄龙了?这个坑长官的玩意,你提前说句实话能死了还是咋地?我伤心总比我送命要强吧? 李宗仁这回是真坐不住了,现在就剩下的蒙城还能抵抗。好在周元比较靠谱,发誓1033团的2000余名官兵必定守在蒙城绝不后撤一步。 不过周元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那就是原先集团军这边派过去的三个参谋在蒙城待了5天负责修筑城防工事。结果在蒙城这五天啥也没干成,城防工事还是原先那一些,弹药补给也没给弄好。 1033团到了之后还得自己找吃的,自己修工事。 可问题是,吃的可以从逃走的老百姓家里搜集到,工事战壕的可以自己挖,自己修,可这弹药自己做不出来啊?1033团可是刚打完仗就转移到蒙城防守的,根本就没补充弹药。 这有兵有枪没子弹的怎么打?咱们死了不要紧,可是这个蒙城要是被鬼子给得了去…… 李宗仁的心里更加的哇凉了。 算了算了,咱也不逞能了,抓紧撤退吧,在不撤退可就真走不了了。啥也不说了,各部队的头头们都来徐州开会吧,咱们这就要被包围了。 于是,在李宗仁的召集下,各集团军,各军的长官们就集体到了徐州城。 会上,李宗仁先是让刘斐和林蔚宣布了光头蒋的决定,剩下的就是排兵布阵了。 从这里,就看出来李宗仁的聪明来了——撤退的命令是蒋委员长下的,我就是奉命行事,徐州会战失败了可就没我啥事了…… 会议开了很久,李宗仁布置了新的防线跟撤退计划,具体计划咱就不说了,但是新的命令还是可以说一下的。 李宗仁任命孙连仲、于学忠为鲁南兵团总、副指挥官;汤恩伯、刘汝明为陇海兵团总、副指挥官;韩德勤为苏北兵团总指挥官;廖磊为淮北兵团总指挥官;李品仙为淮南兵团总指挥官。 五个总指挥,五路大军,李宗仁的意思很明了“咱们兵分五路,各自逃命去吧……” 不过李宗仁的最后一个命令很有意思陇海路如果有截断的可能时,鲁南兵团在陇海兵团与淮北兵团的掩护下由永城、蒙城间向太和、亳州转进。 但是这个命令的前提就是,蒙城必须守住才行。但也看得出来李宗仁的撤退计划还是很有条理的,并不是乱跑一气,而是各自防守、撤退,有序进行。 其实,徐州会战进行到这里就算是失败了,徐州失守也是在所难免了。 当然,他的战略意义还是有的。最起码徐州会战拖住了日军的进攻步伐,为武汉会战的准备赢得了时间。在一点就是,徐州会战之中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也向全国宣示了日本人鬼子不是无法战胜的。 但是,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后世那些军事家们评论的各种可以翻盘或者是改写战史的情况一个都没用上。 这不是党国没能人,而是……算了不说了 s今天是情人节,不过是西方的节日。但是现在全球一体化,也就成了咱们国家的节日。鲁迅先生说的好啊“拿来!” 废话不多说了,祝大家节日愉快,有情人的终成眷属,没情人的找到情人……没毛病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