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铁嘴张的评书 (第2/2页)
吧!唐朝的时候,咱们国家可不是现在这个样,那时候咱们国家国力强盛,军队也厉害,国土面积也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最大的时候,整个西亚中亚都是咱们的领土。往南边,越南也是咱们的领土!” “咱们说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唐的西疆。就在敦煌往西一直到咸海那一块地域,大唐在那里设置了两个治所,一个叫北庭都护府,一个叫安西都护府。咱们要说的这个人物,就是苦守安西四镇五十年的大将郭昕” “这个郭昕啊,是大将郭子仪的亲侄子。唐肃宗末年至唐代宗永泰年间,吐蕃不断侵入大唐西部边疆,郭昕奉命巡抚河西、安西等地,继尔朱某之后,担任安西四镇留后……” 随着铁嘴张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个从少年到白头,领着军队苦守祖国领土的唐将形象慢慢的在战士们的脑中呈现了出来。 郭昕如何受命去巡视安西;安西四镇如何跟中央失去联系十几年;郭昕如何领着孤军苦守安西四镇;跟中央政权取得联系后,皇帝如何封赏郭昕却没有一个援兵派到安西;面对吐蕃国的不断征战侵略,郭昕如何带着这支孤军坚持作战…… 一桩桩,一幕幕,在胡一舟的写作跟铁嘴张的演义下,给战士们刻画出一个誓死守卫国土一寸不让的形象出来。 时间过了半个多小时,故事进入尾声,只听铁嘴张继续说道 “唐宪宗元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08年。郭将军所守护一生的安西四镇,只剩下一座孤城。郭将军跟他手下的士兵,也从健壮的青年,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年。原本几万人的军队,也只剩下三千人了。” “这一年的冬天,大雪漫天,吐蕃国王又派了十万大军前来围城。这时候,吐蕃国王派出了一队使者来到了龟兹城外。” “郭将军,大唐已经无力派出一兵一卒来援助你!唐皇早就放弃了这一块土地,你为何还要坚持下去?你已经坚持了四十五年了!四十五年的坚守,你对得起大唐了!我们吐蕃国王感念你的的忠诚,只要你放下武器向我主投降,我王许你黄金万两,一生荣华富贵!郭将军,投降吧!我们有十万大军,龟兹城弹指可破!” “面对着吐蕃使者的劝降,郭昕无动于衷。他摘下自己缺了一角的头盔,捋了一缕白发放在面前哈哈,四十五年了啊!时间过得真快啊!我都是个老人了!” “贵国使者,你回去吧!你告诉你们国王我,郭昕,生为唐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生命里就没有投降这两个字!我,郭昕,站在这里!这里就是我大唐的土地!我,郭昕,守在这里,就是在守护我的国家!” “你们有十万大军又如何?只要我郭昕还在,龟兹城就是我大唐的领土!你们想拿走,就从我郭昕的尸体上踏过去吧!” “郭将军戴上头盔,拔出他那把带着无数缺口的宝剑,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老兵们。那些老兵的甲胄都破破烂烂的了,有些勉强用绳子拴着掉不下来,有些干脆就没有了。他们的武器也是残缺不全,他们的头发也是雪白一片,他们的身体也是瘦弱不堪。” “但是!那三千老兵的胸膛挺得依旧挺拔,他们的武器依旧紧握,他们依旧是那一支随时可以为国去征战的大唐军人!” “郭将军看完自家的战兵,又看了一眼城下的贼兵,高喊一声弟兄们!四十五年来我们生死与共!今天,可敢与我郭昕一起我国死战?” “战!战!战!” “哈哈哈哈……郭将军长笑一声,对着城下的贼兵喊道’我是大唐郭昕!谁敢与我一战?我是唐人郭昕!谁敢与我一战?我是唐人郭昕!谁敢与我一战?’” 台下的士兵已经是泪流满面,他们都为郭昕这种誓死捍卫国土的事迹所感动;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曾经有这么一个人物而自豪。 “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啪……”铁嘴张结束了他的评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