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3/4页)
,便重重放下碗筷道:“长辈的事情,须得你来指点江山?这和离之事是你祖母主持,由着盛家和秦家的长辈出面敲定的,就是后悔……也轮不到你!”
虽然盛宣禾也觉得二女儿说得有道理。meimei的事情,哪至于如此?再说meimei无错,就这般和离了,岂不是吃了闷亏?
盛宣禾不敢妄议母亲糊涂,但是言语间也是稍有不满的。盛桂娘在一旁闷头吃着饭,听了二外甥女的话,顿时没了胃口。
她性格原本就是优柔寡断的,原先在成家立意遮丑让夫君娶了平妻,回到娘家后,又在母亲劝说下跟成家和离。
现在听了外甥女的话,她难免有些上火后悔,觉得这和离得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就在这时,一旁的成得晴倒是开口了:“有什么后悔的?我离开的时候,我那大伯母已经张罗管事选买红布灯笼了。这边送走了旧人,成家就要迎了新人。死赖在那里作甚?难道让我娘终日以泪洗面?”
成得晴从哥哥的嘴里知道了母亲和离的前因后果后,倒是比桂娘更加坚定,觉得祖母做得对。不然等田家那个寡妇入门,也不知以后会生几个,自己和哥哥的家产岂不是要被分去了?
倒不如趁着现在成家理亏,理了账本子分开过活。那成家的门楣除了铜臭味多些,在京城里没有什么可显摆的。依着她看,还是母亲娘家的门楣高些呢!
成天复没有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给meimei和母亲尽可能地夹了些爱吃的菜——盛家的节俭在饭桌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炒菜的rou丝刀工细腻无比,须得动筷勤些才能品出rou味。
香桥很有外人的自觉,一直没有插嘴说话,只默默吃饭,只在饭后妄厅外走时,小声提醒表哥为客之道——既然桂娘返家,他和meimei也寄住盛家,是不是应该交些饭伙银子?
看成四表哥在斜眼冷看她,盛香桥再接再厉道:“都是一家人,若是拿钱出来就显得远些了……倒不如表哥您买来些rou蛋鸡鸭,堆在厨房里让厨娘做便是了。”
她可听说了,成四分得的钱财不少,每月拿出些rou钱不成问题。可是盛家节俭入魔,若是交饭伙银子,恐怕又被节俭了去,倒不如买些现成的rou菜,若是不做就会坏掉。
她说完后,见表哥还是冷冷瞪着她,便面部红心不跳道:“凝烟说我太瘦,还是有些不像,可若日日吃青菜,哪里会长rou……表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成天复没有说话,转身就走了。
不过第二日中午时,盛香桥发现端来的餐盘上摆着一盅黄酒烧猪脚的时候,便知道表哥还是听进去了的。
吃着软糯的猪脚,外加鲜美的烧鱼,盛香桥觉得表哥寄住在盛家……着实不错呢!
盛家的姑娘和离,可不算小事。之后的几日,白氏倒是很有眼色地陪了陪桂娘母女,不动声色便套问到那兄妹虽然不用成府教养,但是成家却出了大笔家产。
这对哥儿姐儿可都是有大笔家产傍身的!当下盛香兰的懊丧顿时有所缓解。
盛香桥并没有跟白氏母女凑趣作陪。她知道自己不得姑母和表妹的眼儿,就不去讨没趣了。而且祖母请的女夫子也往京城赶了,人虽然没到,却委托她在京城的旧日门生送来了一卷温习的测题,说是女夫子来时要考的。
香桥打开看时有些傻眼,书卷上并不是她原想女德戒律,而是《处世悬镜》一类的书单子。
里面需要她背诵的也全是书中“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等处事自保不露锋芒一类的要义。
香桥并不是原先那位敏感自卑的大小姐,看了夫子圈的题,便知道定然是祖母的意思——她老人家是担心自己嫁到王府后,不懂得进退分寸,得罪人而不自知。
祖母煞费苦心请来名师,并不是要给王府培养出什么贤惠的媳妇,而是要她的孙女能够明哲保身啊!
虽然明知道祖母的一片关爱尽是给了自己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