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四章 魔高一丈 (第1/2页)
天才!无广告! 梁建方正自疑惑张望,就见后队探马来报回纥大军到! “命他二里外扎营,让巴尔顿马上来见我!”梁建方说完,没再朝东望一眼,便默默走回军帐,看得出,他对这股盟军是心怀不满。 作战经验丰富的梁建方,在出兵前就对天山东部摸过底,自可汗浮图城以东并没大批贺鲁人马,成股的也不足两千人,部落中多是老幼妇孺。 所以派巴尔顿负责东路,目的是让他沿途多调集些回纥人马,一同西进。 但直到梁建方收复可汗浮图城周边城镇,彻底赶走了突厥人,整军西进,也没得到回纥人西来的消息。 这并非是回纥人行动缓慢,故意拖延,而是狡猾的巴尔顿另有目的。 自从回纥人协助大唐在漠北消灭了薛延陀,又在大唐的帮助下,建立了回纥王国,势力逐渐强大的回纥人,便开始觊觎肥沃广袤的天山草原,妄想有朝一日,能将西北草原连成一片。 于是,巴尔顿便利用这次兵进天山草原的机会,打着大唐旗号,挥军挺进阿尔泰山一带,不但收复贺鲁原有地盘,而且,从漠北迁来大批回纥人,随军缓缓向西南蔓延。 在梁建方遥遥见到回纥军之前,实质上自可汗浮图城东北方广袤的草原,已成回纥人的天下。 见梁建方站立缓坡,似在观赏远处景色,巴尔顿大老远就咧嘴嚷道“恭喜大总管!打了个大胜仗!” 梁建方倪眼瞅了瞅,声音淡淡道“你要是早点赶来,这场仗才能算是完胜。” 巴尔顿讪讪道“东面的突厥人太难缠,拿你们的话叫‘按下葫芦起来瓢’。”说着,赖赖冲梁建方作个怪相。 梁建方沉声道“带来多少人马?” 巴尔顿肩膀一耸,摊开双手,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道“小股突厥人不断冒出来闹事,我只好一路上留下人马保护牧民,所以,只带来一万精兵。” 梁建方倪眼淡淡瞅了瞅他,暗自在心里骂了句“狗娘养的!”嘴里却说“草原马战是你们的长项,这回轮到你打头阵了。” 巴尔顿欣然笑道“这个自然,只要抢来的牲畜女人多分给我点,勇士们就会像狼群一样吃了他们。” 桑吉虽然兵败溃逃,但西线草原并非就此土崩瓦解,在草原经营多年的阿史那家族,在天山南北还是有一定的威望。 所以,桑吉不单纯是在逃命,而是沿路收集兵力,准备在白杨河一带,与大唐人马决一死战。 前文说过,白杨河一带水草丰富,树木成片,是个广袤平坦,景色怡人的地方,据说,瑶池王母就出生在这一带。 “哗哗”而流的白杨河,虽说河水不是很大,但多处河面窄而深,不宜人畜通过,只有三处浅滩,地势平坦,水不过膝,成为人畜通道。 初尝大唐兵将勇猛的桑吉,不打算和对方硬拼,想利用本地有利地形,再和汉人玩回把戏。 梁建方刚刚放下饭碗,就见前方探马来报“突厥人在白杨河一带集结,人数在两万左右。” 听说有突厥人的消息,几位军中要人,都陆续来到了中军大帐。 梁建方是第一次踏进天山,对于广袤的西部草原更是了解甚少,因此,只好展开地图,确定白杨河的具体位置。 骆弘义虽说也没到过白杨河,但对瑶池王母的传说倒是颇感兴趣,因此,也就无形中多打听了些此地的风土人情。 见梁建方用手指在标有白杨河走向的图迹上指指点点,骆弘义便显出行家里手的样子说“白杨河上游共有三处可以过人。” 梁建方心里一动,知道骆弘义可能知晓此地详情,于是,扭身道“说来听听。” 骆弘义捋了把断梁胡子,指着地图胸有成竹道“白杨河上段大小共有三道过河口,上下两道较小,而中间这段足可以让几十匹马并排同行。” 顿了一下,见大家都侧耳专听,于是,面显神秘道“白杨河因两岸多生白杨树而得名,有的地方树木成片,雨不湿地,听说瑶池王母就生在那地方。” 梁建方对王母倒是没显出多大兴趣,只是盯着地图自语般道“突厥人肯定不会过河与我们对阵,而我们若要过河杀敌,过河期间便是对方下手的最佳时机!” 巴尔顿面显不屑道“我的勇士才不管他河不河的,见一个砍一个!” 梁建方也没搭理他,沉声命令道“骆弘义带领本部人马居南,高德逸、萨孤吴仁率前军居北,巴尔顿率部为前锋居中,我率中军随后,明早三声炮响,同时过河。” 顿了一下,又扫视几人一眼,接着道“南北不论哪一路先行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