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梦魇_第一百七十章 废刺史,立州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废刺史,立州牧 (第2/3页)

陛下联手促成此事。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西园军实际上有一半是掌握在杨家与袁家手中的。且不说杨家,袁家袁本初和袁公路现在可都是在大将军麾下任职。虽然以世家子的觉悟他们肯定会以家族的利益为先,但是这也为大将军与袁家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日后若有机会,大将军未尝不可与袁家联手。”

    听到陈琳这么说,何进的神色微微缓和了一些:“这倒也是。哼,那就看看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吧。”

    西园军的成立,除了一开始引起了不小的动静之外,接下来并没有引发什么大的波澜,何进那边并没有对此作出任何的应对措施,就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洛阳这个大汉的帝都再次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然而,就仿佛天下间所有的太平都汇聚到了洛阳一般,洛阳虽然无事,但是放眼天下却是在这新的一年中烽烟四起。

    在大汉的西北,羌人的动乱依旧在继续。

    同年二月,洛阳南宫失火被焚,刘宏下令敛天下资财重建南宫。

    大概是因为黄巾起义给了许多不堪重压的百姓足够的启发吧,这一次的敛财并不顺利,不堪重负的百姓揭竿而起,一时之间,西及益州,南至交趾,一时之间冒出了大大小小义军数十股,大者兵力有二、三万人,小者也有六、七千人。义军攻打郡县,诛杀官吏,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本已平息的黄巾军似乎是又看到了时机,以黑山黄巾为首再次聚众百万,成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此时此刻,或许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青州的黄巾没什么动静了吧。

    虽然占据了青州,但是青州的黄巾仿佛忘记了与大汉的血仇了一般,只是安心的在青州一地发展,并没有起事的意思。

    而随着天下四起的农民起义,大汉朝廷疲于四处平叛,也没了再继续内斗下去的精力。

    然而,虽然大汉朝廷已经在努力平叛了,就连天下世家也参与了其中,但是这一次的农民起义却仿佛比黄巾还要难缠一般,丝毫没有被扑灭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起来。

    1八6年,也就是中平三年,二月。

    江夏郡兵赵慈起兵反汉,杀南阳郡太守秦颉。

    这是从黄巾以来第一次从大汉内部出现的叛乱。

    虽然赵慈只是郡兵出身,但是这无疑已经说明大汉内部开始不稳了。

    同年十月,大概是从接连的动乱中看到了大汉的虚弱,原本已经臣服的武陵蛮再次起兵叛乱。

    虽然这两者很快就被扑灭,但是赵慈与武陵蛮族的叛乱就仿佛打开了什么开关一般。

    1八7年,中平四年,二月,荥阳郡再次出现农民起义。

    同年八月,故中山太守张纯起兵反叛,原本臣服于大汉的南匈奴也趁机叛乱,不再为大汉臣妾。

    等到了1八八年,也就是中平五年,白波黄巾起义,巴郡板楯蛮叛乱,益州黄巾起义,再次给了大汉朝廷重重的一击。

    短短数年之间,整个大汉天下仿佛就已经摇摇欲坠了,甚至还闹出了冀州刺史王芬等人合谋废刘宏,另立新君的丑闻。

    而就是在这一年,皇宫之中,大汉宗正刘焉再次求见了刘宏。

    短短几年的时间,刘宏仿佛已经老了许多,虽然他现在不过三十二岁,刚过而立之年,但是却已经发色斑白,全然没了当初意气风发的气度。

    此时,就算是不通医道的人也能看出来,刘宏已经时日无多了。

    看着站在大殿中的刘焉,刘宏半躺在龙椅上,淡淡道:“宗正来见朕,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吗?”

    “启禀陛下,臣依旧是为了那件事而来。”

    “那件事?”刘宏嗤笑了一声,他微微的坐直了身子,俯瞰着下面的刘焉:“宗正,你是也姓刘。”

    然而,刘焉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畏惧之色:“正因为臣也姓刘,所以臣更要为大汉江山着想。自中平初年黄巾贼子叛乱以来,连续数年,天下兵戈不断,大汉江山风雨飘摇。臣以为,造成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