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章 临时后方 (第3/4页)
有一个建议,昨夜贵军大胜暴秦军队后,暴秦军队能够守住宛城可能已经更小,既如此,右将军何不乘机派遣使者入城,再次劝说南阳郡守吕齮开城投降?” “叔父高见,与小侄不谋而合。”项康露齿一笑,说道:“不瞒叔父,刚才小侄已经派遣郦食其郦老先生为使,携带我的书信进城招降去了,顺利的话,或许傍晚时就会有回音。” “白cao心,怎么忘了以这小子的jian猾性格,怎么可能会错过这么好的招降机会?”张良心中埋怨自己,然后张良迟疑了一下,然后才说道:“右将军,那外臣再冒昧问一句,拿下宛城后,右将军你是打算留军驻守,逐步占领南阳全郡?还是继续集中兵力,直接向武关开拔?” “直接向武关开拔?”项康一楞,有些狐疑的看了张良一眼,试探着问道:“不知是何人告诉叔父,小侄有意进兵武关?” “右将军不要误会,你准备进兵武关的事,不是什么人告诉的外臣,是外臣自己猜出来的。”张良摇头,又解释道:“外臣虽然不擅长军事,但是在战略方面也有一点了解,此番右将军率军南下,嘴上说是在颖川南阳开辟第二战场,为楚国主力在中原战场分担压力,但是右将军你拿下了叶县重地后却弃而不守,集中兵力南下,外臣在那一刻就已经看出,右将军你的心思其实不是颖川南阳,而是为了进兵关中,直捣咸阳。” 说到这,张良顿了顿,又微笑说道:“不然的话,右将军你怎么可能舍得轻易放弃易守难攻的叶县重地?只要留下一军守住叶县,右将军你就可以不必担心北面威胁,轻松夺取南阳全郡,但右将军你却偏偏没有这么做,这岂不是清楚说明了右将军你志不在南阳,而是为了进兵关中,建立诛灭暴秦的万世不易之功?” 项康默然,半晌才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张良毕竟是张良啊,战术上虽然不行,但是在战略方面果然名不虚传。” 嘀咕过后,项康也懒得故意装傻,直接就说道:“不瞒叔父,小侄拿下了宛城后,想尽取城中钱粮,沿驰道直接进兵武关,不知叔父以为如何?” “外臣认为万万不可如此。”张良也不再和项康气,直接说道:“外臣认为,右将军你现在绝不能冒险轻进,直捣关中,否则就有可能陷入险境。” “请叔父指点,小侄洗耳恭听。”项康打起精神说道。 “原因有二,第一是时机还不成熟。”张良答道:“现今诸侯联军还在中原与暴秦主力鏖战,虽占上风,暴秦军队却还有一战之力,能否翻盘,还是未知之数,倘若暴秦主力获胜,立即分兵回援关中,右将军你想孤军拿下关中,势必难如登天。即便右将军你的兄长前将军项羽英雄无敌,绝无可能败给暴秦军队,暴秦朝廷也有可能在关中告急时主动放弃关外土地,征召章邯、王离回援关中,让右将军你功败垂成,甚至陷入前后受敌的险境。” 项康盘算着点头,不能否认会有这样的可能,张良又说道:“第二是直接进兵关中,实在有些弄险,宛城到咸阳虽然驰道可通,但沿途多是崇山峻岭,险阻难关极多,进兵困难,右将军你一旦不能迅速攻破暴秦军队的险要关隘,残余的南阳暴秦军队重新集结后又从你背后杀来,或者从中原南下的暴秦军队尾随杀来,右将军你前后受敌,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岂不是要危险万分?” 仍然不敢排除这个可能,项康只能是又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叔父,那以你之见,小侄应当如何是好?” “立足南阳,建立一个临时后方,然后再进兵关中不迟。” 张良郑重回答,又说道:“外臣建议,拿下了宛城之后,右将军你应该立即册封南阳郡守,重建南阳秩序,尽量招抚南阳的其他县城主动投降,对于不肯投降者,坚决出兵攻打,将暴秦朝廷在南阳境内的残余势力全部拔除,同时分兵扼守叶县重地,不给暴秦军队从容杀入南阳腹地的机会,把南阳变成你进兵关中的临时后方。” “如此一来,右将军既可以乘机探听中原战情,把握进兵时机,又可以在进兵关中时后顾无忧,即便进兵关中受阻,粮草告罄,右将军你也可以从容退回南阳重整旗鼓,而不必担心进退无路,军队有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