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段阅读_第 74 章 (第1/1页)
面依旧还是个无响应的状态。 正准备按下关机键重启,鼠标键又闪烁几下—— 恢复正常,页面加载完毕。 她看着发件箱和收件箱里一致(2800 )的数字,嘴角一抽。 敢情是数据过载才死机,这也太—— 等等。 2800封信? 她颤颤巍巍地打开收件箱,倒序排列。 邮箱里的第一封信,发出时间显示在2006年6月27号,从本邮箱发送到本邮箱,仿佛一种自问自答,打开,只有七个字,写的是:陈昭的毕业典礼。 还有一张已经失效的图。 陈昭一怔:她当时焦头烂额,除了回学校拿了一次成绩以外,压根就没去参加所谓的毕业典礼。 接着往下拉,6月28日,三个字:没找到。 6月29日,七个字:上海怎么这么大。 越看越觉得好笑,也越看越觉得,心里无端难受着。 鼠标仿佛永远都划拉不到底,在那如出一辙的“找不到”、“还是没有”的表意里,如同在绝望的情绪里漫游。 他并不是每一天都写。 写了,也不过寥寥几个字,从头到尾,没有一笔写“想念”,也没有一笔谈“喜欢”。 可这一写,是从2006年到2014年,整整八年。 在最近的一封。 2014年8月2日,昨天,凌晨三点半,这大概是整个信箱里,最最长的一封信。 他写着:“这世上只有喜欢是不够的,可是从始至终,我对你,何止是这么飘忽的两个字。” 所以啊。 他写:陈昭,往上走吧。 ——我们会在那里重逢。 第26章番外一 他总会想起那一年。 薄雪纷纷的冬天,有个女孩抬起脸来,脸颊红扑扑的,眼里却全快要是攒不住的泪水。 她向他张开手。 拥抱他,如同拥抱一切与他有关,未知而栖惶的宿命。 = 他出生在1986年的秋冬之jiāo,十月之末。 他的母亲是昔日上海军阀洛光远后裔,书香门第、江门洛家的长女,洛如琢。至于父亲——那位此生从未与他在生时见过面的钟家太子爷,钟礼扬,于他而言,似乎由始至终,也只是个名字的象征。 或许是因为,当他从母亲的腹中艰难来到人世时,他的父亲正在香港中环四季酒店大摆婚宴,四百桌流水席,欢庆三天三夜,各界名流到场贺他新婚之喜,传媒大肆报道,赞之为“世纪婚礼”,争相示好。 或许是因为,他的母亲,在这样的欢声笑语里,在香港的仁济医院,经历着产后的大出血,与死亡擦肩而过,整整昏迷九天后,才逐渐恢复意识。 清醒过后,她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电视上婚礼的报道,末了,毅然决然地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时候,就抱走了尚且在保温箱里同样奄奄一息的自己,当夜,乘船返沪。 是故,这样的人生际遇、天差地别,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并不是一个在爱里出生的孩子。 打从有记忆开始,他的人生就是一份经过精心设计的,永远不会出纰漏的培养方案。 每天密密麻麻的课程,一眼扫过去,每一句话,都标示着中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六列注解。 三岁,他开始跟随洛如琢逡巡洛家的马场,也陪着她和她那些商业伙伴见面,尝试笨拙地挥动比他人还要高的高尔夫球杆。 年纪再大一些,她便安排他学习书法与钢琴,而后,开始接触学习社jiāo场上的休闲运动,帆船、网球、乃至击剑和柔术。 他也曾经在年幼时,向身边那些嬉戏打闹的小同学,投去默不作声、悄悄羡慕的眼光。 那时,隔壁人家的别墅草坪上,男孩正拍打着小皮球,跌跌撞撞又好笑地追着球跑。 他无法想象自己做出那样幼稚的举动,洛如琢会是什么反应。 那时,他分明也才四岁半的年纪。 阿拉伯数字和讨厌又古怪的英语字母像是种诅咒,剥夺走了他所有本该在草坪上蹦蹦跳跳、玩着幼稚的纸飞机,甚至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看看幼稚动画片、拼乐高的机会。 而观望着这一切、永远守在他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