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贰拾】 (第2/3页)
亲搀扶上车,轻声嘱咐说:“官人,回府再说罢。” 父亲点了点头,面色暗沉地上了车。 母亲将携她一并上车时,她足下微顿,似乎突然想起什么:“我有一物落在席间了,母亲陪父亲先行回府,给我留一辆车驾,我去取了就来。” 待得母亲同意,她立刻转身向回走。 一路上所遇成王府下人,她皆以要回席间取遗落之物为由,令人将她引回卓少疆与众臣僚们在席后聚饮的暖阁外。 然后她将引路下人屏退,上前几步,停在阁帘外的廊柱处。 此时阁中众人饮得正酣,因无卓氏眷属在侧,言谈间便少了诸多顾忌,被酒兴一催,更是音高辞烈,一句句话顺着酒风飘至阁外。 先是有人持酒贺卓少疆此番拜将。 如此饮了数轮之后,又有人顺嘴提到北境战事。一提到战事,说话的人便多了。被不加遮掩地说出嘴的秘事也多了。 恒、安、肆三州为何没能守得住?因兵部刻意压着粮械不发,压着急报不禀,压着兵马在并、光、怀、朔诸州一线不准北援,不论三州如何发报求援,兵部皆视若无睹,直至将亡城破。 戍守这三州的主将、裨将、左右都虞候共十数人,俱是裴穆清的旧部骁将,任是兵部在成王的授意下在过去两年间如何笼络,皆不为所动。 而既然不为所动,那么便只得死。 死在晋军手下,更省得兵部或大理寺脏了自己的手。 接下来晋军继续南进,而豫州为北境重镇,不得有失,正是将裴穆清送去赴死的绝好时机。 然而先前对付恒、安、肆三州守将的法子却对裴穆清无法奏效。裴穆清何等智勇,率军坚守豫州近三个月,将晋军活生生打到需要退兵求援,连一丝败迹都看不到。 既然无法借晋军之手取其命,那兵部便只得自己脏一回手了。 就在晋军退兵三十里的消息传回朝中的当夜,兵部便请了成王之意,矫诏一封,快马加急发往裴穆清军前。诏书上称,晋军不敌,晋帝遣使求和,愿与大平合议停战后事,皇帝命裴穆清将守城诸事交由裨将处置,自调人马速速回朝,与兵部共议和事。 裴穆清究竟有没有怀疑过这封诏书上的内容,无从知晓。然而以裴穆清之性子,是绝做不出抗诏不遵的举动来的。 于是裴穆清与所抽调的人马前脚刚出豫州城,兵部后脚便拟了一封弹章,诬其畏战南撤。 一旦裴穆清落马,军中自会震荡,局势自会大变。而成王在经营兵部多年之后,终于能够有机会向军中安插和培植自己的亲将了。 …… 她就这样一直立在阁外听,听到最后,双目变得血红。 阁帘被人自内打起,有人离席出恭。 她抬头,正见一张酷肖自己的面容,当下绕柱出来,挡在那人身前。 那人酒意上脸,定睛看了她好一阵儿,才将她认定,然后冷笑:“你怎么又回来了。”他回头望一眼暖阁,再看她时,仿佛酒醒了些许:“你都听见了?” 她喉头有千万句话,然却不知当从何处说起。 他又冷冷一笑,脸色全然不在乎地向暖阁后面行去。 行了数步,他回首,见她仍跟在身后,便停住脚步,转身避进一处无人之室。 她跟进来,阖上室门。 然后她终于说得出话了:“裴将军,亦教过你。” 这几个字她吐得极其艰难,说话时眼眶通红,手亦成拳。 “教过我又如何?”在未通暖的阁间内,冷意驱退他的酒意,他的神色逐渐变得清醒:“裴穆清最赏识的学生,是你。我在他眼里又算是什么?” 然后他继续说:“又何止是裴穆清。父亲喜欢的,特意请旨要送去兵部的,也是你。” “就连成王……”他笑起来,笑得表情都有些扭曲,“就连成王,喜欢的也是你。不然我如何能得这拜将的机会?难道是靠咱们那个不识时务的父亲?” 她盯着他。 热血自心口涌上额间,又逐渐变得冰凉。 一双手的指骨被她在不自知间攥得僵白,而她声音喑哑,含了戾色:“北边已死了多少人……恒、安、肆三州以及裴将军受诬之事,你脱得了干系?父亲一生谨慎小心,卓氏如今却要被你拖入这肮脏烂泥坑中……裴将军拳拳忠心,赤胆报国,为朝为民,而你不仅眼睁睁地看着他含冤受戮而知情不报,更还要踩着他未寒之尸骨上位……” 她的双眼被心火烧得干涩疼痛,嗓子亦然:“哥。这样的功名会污了祖宗,你又如何能取。我求你去向陛下请罪,说出你所知的实情,还裴将军一个清白。” 他冷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