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34 (第2/2页)
。 京里酒楼也是热络。 在雪中赶往京里的外县有钱人,一摸一大把,都走一趟了,京里三大商行肯定要去瞧瞧,稀物珍玩买个几件,名贵 药材带上几盒,还有那只在特定人士间流传的醇水行馆,据说就是京官都不一定进得了,若能进去一趟,面上有 光。 撒银两,找关系,一回大典,将整个京弄得无比热闹。 杜宅的几位主子亦是忙翻了。 大典中心的五爷不说。 大爷的医馆给求医求药的挤得水泻不通;二爷乌月门那儿得注意赌场及趁人多接头的地下交易,路费不可漏过;在 地势力雄厚的三爷,商铺人潮络绎不绝,上门谈大笔交易的天天都有;大典四爷得到场;六爷给捉去补上京防。 身为一家之主的杜丹,这些日子亦接了不少想来拜会的帖子。 醇水名声已给竖立起来,即便她底薄,看在外头人眼中,已见高度。 有钱家帮衬,有相爷、将军为侍,宅里夫侍个个不凡,便是她的名字在京里贵族间还是浅薄,褒贬各有,也阻止不 了想进醇水蹭光的官员富商,潮水般地涌来,为她声势增砖添瓦。 马车驶过,路上壅塞。 拉开帘子,靠近东城门处,万头钻动,路人都走得比车快。 “文静幼时在京,可见过此景?”瞧了眼窗外,杜丹问。 “禀夫上,没呢。”一旁的皮氏道。”我在京时,国师尚且年幼,据说已经十多年未有神火。” “我问过阿逸,说是五年前才由他重掌大典。”国师位悬或尚未能主持时,皆是由皇帝及司天监代为主持,自然没 神火。 “这些沿路火台,亦是今年增修。” 过去除去皇宫里一座大火台与金石祭台遥望,沿路火台三里方有一座,今年密集增建,挂起灯笼,颇为壮观,涌入 京的人也就更多了。 “这速度,怕是下车用走的更快。”瞧车子给几个人赶过,杜丹好笑。 “外头人挤,夫上还是待车里吧。待到了火台处再下车走走。”皮氏怕外头人潮把娇小的杜丹给挤坏了。 “也好。” 慢便慢了,杜丹挂在窗边看热闹。 天气也因人多,感觉温暖不少。 来到东城门,东门里外两座火台是人最多的地方,外围各式摊贩叫卖,着实热闹。 打骨子里喜欢热闹,热爱人多商机多的地方,一到东城门,原本已经足够精神的杜丹,更是双眼放光。 下了马车,身旁皮氏及两名护卫跟着。 一眼先是看到给人海包围住的火台。 石雕的柱身,约莫八尺高,上头火焰赤金,偶尔蓝火跳跃。参拜神火的百姓为了摸上一把石柱,排起长长的人龙, 能见人探头探脑,似乎是想插队,可维持秩序的兵爷多,探了许久,给打消念头。 大典期间,行重典。 平时偷抢拐骗还能看情况罚轻罚重,这几日想偷鸡摸狗的,一律拉下去,先打再说。 当然不缺钱的,舍几两银,亦有大把人愿意卖位置重新排队,只要行进有序,看守火台的兵爷不会为难。 杜丹在外围看着,心想自己要不要也入境随俗,去摸摸石柱。那是要排队参与呢,还是花钱买方便省事。 她还没决定,先随意瞧瞧一旁摊贩都卖些什么,走没多久,身后传来一阵”让路”的大喝。 哒哒马蹄声靠近,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