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节 (第2/2页)
温暖了不知多少人。 而之前主推的荧光衣服,只需要一点光源就能在黑夜中被迅速发现。 在分发给民众后,不管是清点人数,还是对人们分组管理,都大大方便了。 就更别说大量的户外用品了。 曾经不知被多少人嘲讽鸡肋、资本家玩具,却也大大改善了受灾群众生活。 灾情明明还没过去,二人名下的公司就陆续收到了各地的感谢信。 叶知夏随手翻看两个,就看的眼圈发红。 如果之前还包邮一些因此得利的心思,这下是真的毫无保留了。 服装店直接全部关门,所有库存没要保留,支援前线。 外地一些加盟店跟着效仿,门口贴着a4纸言明支援灾区,老顾客们也没有丝毫微词。 二人作为慈善家典范,被长篇幅报道赞扬的时候,叶知夏跟林驰霄带上了所有刚送一波物资刚回来的货车司机门,又带上了满载的物资,如同一条长龙精致前往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切身支援。 司机里好些都是退伍兵,跟叶知夏提过想留下来协助救援。 但叶知夏的意思是,他们多开一个来回的车,就能多送些东西回来。那一车东西,其实就能救下很多原本可能会遭难的人。 留下,和运货,同等重要。但救人很多人都可以,能开长途货车的却是少数。 货车一趟趟来回。 从一开始自家厂子里的产品,到叶知夏掏钱采买捐献。 前后花费不下数亿,几乎将手里能动用的现金流都用掉了。 深入灾区,也不是看热闹的,除了在安置点帮忙做饭一类力所能及的外,叶知夏二人还收养了好些孤儿。 她已经让帝都那边的人帮忙办理手续,选好地址开办一家民办福利院。 等他们再回帝都,这些历经风雨的小天使们,就会重获一个足够温暖坚固的新家。 更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第145章 旅游 洪水退去, 但灾难过后的狼藉影响长远。 叶知夏是在开学前后回的帝都,原因无他,月月瑶瑶不能一直放在秋家。 林驰霄研究生入学, 叶知夏也升至大二了。不过在灾区留下的种子没有停止生长。 那边开设的工厂、店铺,以及设计公益的组织团队生根发芽,会随着时间流逝愈发壮大。 帝都这边特事特办,加上叶知夏的所作所为能起到带头作用, 关于福利院的手续过的很快。 差不多孩子们跨越半个中国到达帝都时候,就已经有一个温暖的新家等他们了。. 叶知夏回帝都先联系学校,尽量让孩子们尽快入学, 也亲自考察工作人员,确保不会出现贪腐或是苛待的情况发生。 灾后余温影响深远, 之后的好长时间,叶知夏都习惯于在家里准备些应急的东西。 比如能随时背走, 装有足够生存几天物资的应急包。 那些作为投资的房产里, 基本常年也会存放一点物资, 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个临时的安置点。 习惯于囤货和预案,有些时候自己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了什么心理疾病。 直到翻看国外新闻时候, 看见了一个名词。 “末日准备者”。 这一类人群由来已久, 但近代造成这一人群的起因大概是美苏冷战时期。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 没有人是不怕的。 所以就有人以此为前提做了备案。建造私人的防空洞,储备足够吃一辈子的食物, 或是有钱些的, 准备一个永远能自循环下去的地下堡垒。 哪怕现如今苏联不经不在, 这样的人群依旧又很多。 而准备的不再仅仅是预防战争,还有地震、海啸一类的天灾。 这虽然是小众群体, 但并不能用“有病” “心理问题”粗浅的标签给其归类。 但弄清楚这些后的叶知夏,心态却平和的下来,那种从灾区带回来的创伤开始慢慢被治愈,也没那些焦虑的感觉了。 只是前一年做的诸多安排都被保留了。 食品厂所有能作为应急食品且耐储存的项目都沿用了下去,且还会推陈出新。销量不在考核范围,只要不赔的太狠且实用,就一直做下去,且一旦有意外发生,随时开绿灯,确保可以在24小时内大量生产。 户外用品方面也大致如此。 大量吸纳国内外人才进行产品开发,数年内就成了国内户外用品店的标杆,甚至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渐渐在国外也有了固定市场。 这一年叶知夏研一,她成绩优异,有没想林驰霄那样无辜休学两年,所以大三就拿到了硕博连读的保送资格。 林驰霄已经着手毕业论文了。他读到这里就不打算再往上读了。 月月瑶瑶都上小学四年级了,越往后越少不得家人陪伴。 他公司学业和家庭注定只能三选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