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郁金堂 第202节 (第1/2页)
自古及今,再英明神武的皇帝,为了保住权力,都会殊途同归,做出与前代昏君一模一样的蠢事。 但瑟瑟不同,只为一己私仇,她反而不留恋,不沉迷。 至于阿漪…… 武崇训心满意足,三岁开蒙,十岁读史,他还来得及教养他,把所有理想灌注,令他健康而完善。原来他这一生注定辅佐的君王,不是武承嗣父子,不是李显父子,是瑟瑟母子。 “自来封建亲戚,以为藩篱,荣辱同心,盛衰一体……” 瑟瑟一字一顿背出司马银朱注解《左传》之语。 太学讲解《左传》、《礼记》、《毛诗》,以颜师古、孔颖达的版本为准,但司马银朱所注,较前人简明易懂,譬如这句,便是说君王封立亲戚,建立邦国,犹如藩篱,拱卫宗室。 “郡主产褥之即,便提出给予相王京畿军权,师法前朝,又解圣人疑心。” 武崇训凝眸望住她,这是她甩在他脸上的飞刀子,又要捡起来了? ——那时不过一时气话,如今却是深思熟虑。 瑟瑟无奈地挥挥手。 “成制在前,自是遵循制度最少障碍,请表哥拟个底稿,我来上书。” “远交近攻,借相王麻痹圣人,是上兵伐谋,郡主耍得好一手兵法呀!” 瑟瑟昂首乜眼,再扔出一句思索许久的结论。 “武周制度破空而来,如空中楼阁,无法推行。想来这回以后,圣人亦有许多反思,发觉唯有重新捡起李唐那一套,才能平稳过渡。” 第182章 长安四年三月, 长安,大明宫。 乍暖还寒季节,暮色晦暗冰冷, 半空洒下飘飘渺渺的雪粒子,任是穿戴再堂皇的人,脸上都有股晦气。 提香宫人捧着匣子走来, 见小黄门打眼色,忙错步往旁边退。 果不其然,里头稀里哗啦, 一大群人鱼贯而出。 领头的和尚生的西域胡人模样,肤白鼻钩,但慈眉善目, 又不曾蓄须, 一对长眉雪白,落落挂到腮边,赤足蹬双旧芒鞋,穿件灰扑扑的旧僧衣,独腕上佛珠耀眼, 乃是青金石,熠熠蓝光闪亮,衬得他好一副得道高僧的仙风道骨。 “国师走这边儿——” 张昌宗把腰躬得快贴下地了, 引路的臂膀往前伸出去,比金冠还高。 法藏乜了眼,不齿这男宠谄媚的做派,面上只做坦然领受, 淡淡道。 “国公爷怎能屈尊为小僧引路?” 张昌宗脸上泪痕未干,衣不解带服侍了几个大夜, 面皮浮肿,沉甸甸金冠勒在额上,卡出深深的红印。 他笑得带些苦涩,望了眼法藏身后十来位穿戴各异的僧道术士,男女老少都有,各个生着张故弄玄虚的面孔,乍一看,像是同个师傅教出来的。 满腹牢sao,可惜蓬莱殿不是说话的地方。 他让阎朝隐送那几个出去,自引着法藏往控鹤府的衙署走,边走边回头,皱眉打量其中一个扶桑来的番僧,人生的胖壮粗鲁就罢了,大大咧咧,撇着袖子横冲直撞,扫翻了圣人最钟爱的牡丹名种宝楼台,也不知道扶起来。 忍了又忍,他没有出言训斥,眼睁睁看着那人走了。 “照您推算,圣人这回……?” 到地方,上座奉茶,张昌宗方毕恭毕敬请教法藏。 宫里有话不能直说。 尤其法藏,口悬天命,世人皆以为他虽是凡人,却与圣人,乃至玄之又玄的武周国祚命脉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联系,所以更要谨慎。况且法藏来了几趟,与府监张易之皆是匆匆一晤,尚不知他打得什么主意。 法藏端茶润了润唇舌,方重把两手举在胸前。 仿若水月观音的千叶手势,只多一串念珠,略显不伦不类,但他的语气补足一切缺损,格外诚恳地认真询问。 “太医怎么说呢?” 换来对面一声黯然长叹。 “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只听院正的意见了,不是小僧背后说人,院正能得圣人青睐,乃是因为擅长妇人科并小儿科,从四十年前,几位皇子公主皆从他手上调理出来,实是劳苦功高,然眼前……” 法藏忖了忖,推心置腹地劝说张昌宗。 “什么正骨、金疮肿痛、针灸,皆已不必,唯有大方脉、杂医两项,吊住圣人的性命,最是要紧。” “您真是诚心待我,若非如此,我哪能让番子进宫来糟践东西?!” 张昌宗深感安慰,情不自禁地抹了抹眼角。 “实是顾不得了。不瞒您说,圣人情形不妙,天人五衰之象已然应验,可恨太医院那帮废物还喋喋不休,争论些药理深浅,脉案拿来我瞧,写的尽是些无关痛痒的废话!” 张昌宗说的隐晦,法藏顿时意会了,难怪连他来都见不着圣面。 所谓五衰,指天人寿命将尽时的异象,如衣服垢秽,腋下流汗,身体臭秽等等,天人尚且如此,况且女皇不过凡人,想来如今形貌,已是令人难堪了。 张昌宗捧面哽咽。 “非是我等隔绝天伦,实是圣人不愿儿孙目睹丑态。” “是啊,世人常说,美人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