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382节 (第2/3页)
源,你们二人的任务,就是找到那四个刺客。” 范小刀打量着令牌,乌金木所制,上书登闻二字。 二百年前,朝中曾设登闻院,上可监察文武百官,达官显贵,下可调动城门卫卒,江湖门派,其权力之盛,超过东厂、锦衣卫,可是理宗皇帝登基后,便取消了登闻院,可是这个神秘部门,却一直流传下来。 如今,诸葛贤余将此令牌,交给了他。 范小刀道:“这个不合适吧?” 诸葛贤余道:“是陛下的意思。宋金刚是你义父,想必京城中的那些流言蜚语,你也都听过了吧。” “略有耳闻。” 诸葛贤余道:“由于某些原因,陛下无法与你相认,所以将这块令牌给你,也算是对你的一种补偿吧。” 范小刀撇了撇嘴,“我对这种补偿,没什么兴趣。” 赵行忽然问,“有这个令牌,是不是可以调查一切衙门?” 诸葛贤余点头,“就算是内廷,也可以调查。” “那太平道观呢?” 未等诸葛贤余答复,忽然听到外面传来锣声,“走水了!大牢走水了!” 一场大火,从北院的六扇门大牢中,熊熊烧起。 第403章 地牢失火 大牢是关押犯人的地方。 六扇门的大牢,作为京城四大狱之一,其守卫森严、管理严格也是首屈一指的,而且朝中的头号要犯一枝花就关再地下二层的天子一号内,这是朝廷的重视,也是陛下的信任,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二十年来,提司李北海看守提牢司,虽然私德有缺,但管理上从不含糊,也没有出过任何差池,年年在四大狱评比中名列前茅,更曾受到了陛下的褒奖,这与他的认真与一丝不苟是分不开的,二十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中秋除夕,他都坚持每日一巡的习惯。 所以,这场大火,很是意外。 诸葛贤余听到大牢失火,心中也是大惊。 今日才回六扇门,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有些不同寻常。 他知道大牢是什么地方,也知道关押着一个不同寻常的罪犯,若是天子一号房的人出事,别说六扇门,就算是整个朝廷,要出大事。 他带着赵行、范小刀来到现场。 无数人正在忙着救火。 浓烟滚滚,李北海脸色铁青,正在向不同的人下达命令。 他看到诸葛贤余,也只是打了个招呼,便投入指挥救火之中。 由于早有预案,每层地牢中有四口大水缸,外面也连着井水,在很多人配合之下,半个时辰后,火势逐渐得到了控制。 大火是从地下一层烧起来的,据说是有两个犯人吵架,狱卒前去查探之时,趁机发难,劫持了狱卒,想要越狱,谁料不小心打翻了烛台,弄洒了油灯,由于天干物燥,牢舍里的茅草和床板,很快燃烧起来,其中也有些囚犯,趁机捣乱,导致火势加剧,控制不了局面。整个地下一层,有四分之一的号舍烧成了灰烬。 当听到地下二层没有受到影响时,诸葛贤余才松了口气。 诸葛贤余问,“有没有人员伤亡?” 李北海道:“闹事的那两个,已经被控制起来,有十三人受了重伤,六人轻伤,还有……三个人下落不明。” “下落不明?老李,出了这种事,可不能用这个四个字来糊弄,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遇到事,李北海也不含糊,他管理提牢司,二十年没出过问题,也不想一世英名,毁于今日,于是道,“我会给大人一个交代。”这时,刘牢头忽然从下面钻了出来,一边咳嗽,一边道:“大人,那三人找到了。” “在哪里?” 刘牢头道:“那三人趁乱逃跑,估计慌不择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