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252节 (第3/3页)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什么意思?” 徐亭淡淡道:“他是太子殿下的人。” “什么?”范小刀一脸震惊,想到今日瞿某才的那番言论,一时间难以消化,“你是说这件事与太子殿下有关?” 徐亭道,“江南转运使谢芝华,表面上是太平公主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来到金陵后,经常在碧水楼宴请太子,又暗中投靠了太子,这人是个地地道道的骑墙派,也可以说,他谁也不投靠,只是暗中观察,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然后选择‘明主’,伺机为自己博取政治资本。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妙儿被绑架,是谢芝华一手推动。我派人明察暗访,才得到那些歹人昨夜就藏在你乘的那艘船上,本想将他们抓住,然后严刑拷打,坐实他的罪名。”想到此,徐亭略一停顿,“无论他是谁的人,既然敢打我女儿的主意,我自然要想办法将他除掉!” 在徐亭心中,谢芝华无论怎么折腾,他都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绑架他女儿,超出了他的底线,这也让徐亭生出了除谢芝华的心思。 范小刀见他如此说,道:“这一点,我站总督大人。” 来金陵两个月,范小刀诸事不顺,无论是谭时飞、还是漕帮,背后都有谢芝华的影子,而且有几次差点要了范小刀的性命。泥菩萨尚有几分火性,何况山寨草莽出身的范小刀? 他问:“大人可有打算?” 徐亭摇摇头,“他可是江南第一财神爷,在江南经营了这么多年,上到江南官场大小二百多人,下到我府上衙门中的门房书吏,哪个没得过他的好处?哪个没受过他的恩惠?只要我稍有动作,怕是用不了一炷香,消息就已传到他耳中了。但你和赵行不同,第一,你们是太子派来的人,而且太平公主曾对他有过暗示,第二,你们几次坏了他的事,已与他们结仇,第三,也正是最重要的一点,你们与谢芝华,不是一路人。要对付他,非你二人不可。” 范小刀心中腹诽,你堂堂封疆大吏,二品大员,又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区区一个转运使,就让你束手无策了?打死他也不相信,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想借他与赵行的手,将谢芝华除掉,一来不用亲自动手,二来又不会得罪京城的人。 正所谓借刀杀人,真是好算盘。 这些当官的,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本来与谢芝华就有恩怨,就算徐亭不开口,他们也要对付谢芝华,有了总督大人的首肯,行事起来,也没什么顾忌。太子朱延派他们来查案,本来就是得罪人的活儿,与其畏手畏脚,不如放开了手脚,大干一场。 徐亭的一番表态,也乐得见他们与谢芝华斗个你死我活,就算不是坐收渔翁之利,至少也替他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铸假钱一案,有了眉目,接下来便是要顺藤摸瓜,坐实谢芝华罪名,从而将他绳之以法。有机会,要把握住,没有机会,创造机会,现在他们缺得是一个机会,一个让谢芝华狐狸尾巴露出来的机会。 而突破口,就在瞿某才和江南铸币局。 末了,徐亭亲自将他送出府衙外,拉着他的手,道:“从巢州回来后,妙儿整日魂不守舍,性子变了许多,兴许是受到了刺激,我怕她想不开,你与她是同龄人,又救过她的性命,有机会替我开导一下她。” 范小刀苦笑道:“我怕是无能为力啊。” 徐亭故意拉低脸色,道:“她是我唯一的宝贝女儿,若是出什么事,一切唯你是问!” 范小刀见他如此说,只得胡乱应承下来,“我试试吧!” 回到六扇门,与赵行碰了个面,将在江南铸币局的所见所闻,还有与徐亭见面之事,说给赵行。 赵行闻言,陷入沉思之中,良久才道,“这是摆明了借刀杀人啊。” 范小刀道,“我何尝不知?不过,对付谢芝华势在必行,否则你我二人在江南根本无法立足脚跟。” 两人在金陵城时间越久,越发感受到谢芝华在金陵的影响力,无论是官场还是江湖,到处都有他的影子,相比之下,徐亭的存在感,反而没有那么高。这也是徐亭为何也想除掉谢芝华的原因。 不过,铸假币一案,牵涉面太广,已超出了两人的权限,商议之下,先写了一封信,将这段时间查到的情况,还有江南铸币局之事,一起禀明了朱延。谢芝华在江南布局太深,若要查封铸币局,牵扯面太广,得有京城那边的指示。 密信以朱延留下的特殊渠道,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在得到回复之前,两人先按兵不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