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晚唐浮生 第4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唐浮生 第453节 (第2/3页)

已过栎阳县,离长安也不是很远了。

    “令:义从军使没藏结明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统义从军八千众。”

    义从军的距离稍稍有些远,毕竟山路难行,这会刚抵达同官县。

    “令:飞熊军副使折从允为南面行营招讨使,统银枪都万人。”

    “明日,护送圣人、百官往蓝田县,以县衙为行在,待我讨平京师乱党后再迎圣人还驾。”

    一口气下达了诸多命令后,众人脸色一肃,都明白四路大军进薄长安,是要将乱党一网打尽了。

    陈诚、赵光逢则想得更远一些。

    此番进京,短时间内不会走了,大帅应还有一连串的事要cao办。

    利用朝命往南方诸镇派遣官员,此其一。

    分割京兆府属县,此其二——王卞出任奉天节度使之事,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对他而言,离了华州,出镇乾州,算是一次平调移镇吧,应该不至于有太多不满。

    干涉蜀中之事,是第三件大事,但现在还缺个主帅。

    “大帅,圣人还驾之后,便可着手蜀中之事了。不知西川节度使之职,属意何人?”陈诚问道。

    “你可有人选?”邵树德问道。

    “不如表刘崇望为蜀帅,出镇成都。”陈诚建议道。

    邵树德想起了这个人。

    此君胆子是真的大!

    朱全忠上表要求时溥移镇,时溥一开始同意了,于是朝廷任刘崇望为感化军节度使,出镇徐州。刘崇望领命,但走到半路时,形势起了变化,时溥反悔,于是刘崇望又打道回府。

    历史上王珂、王瑶争河中帅位,朝廷欲委崔胤为蒲帅,李克用不同意,改为刘崇望,李克用不反对,但后来李茂贞入京,诛杀宰相,他又被罢免职务,于是走到半路又返回了。

    梓帅顾彦朗去世后,王建意图吞并东川,朝廷委刘崇望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刘崇望收拾行囊,准备再次出发,结果未及到任,王建已下东川。

    徐州、蒲州、梓州,都是暴风眼,刘崇望居然都不推辞,什么地方都敢去,你这么勇的吗?

    “收复京阙后,我与刘崇望见见面。”邵树德说道:“而今整备器械、粮草,准备剿灭乱党。”

    第017章 神武门

    大顺五年九月三十日,长安。一支军队乱哄哄地出了城门,向东行去。

    这两日,在长安城内劫掠够了的军士们愈发清醒了,知道闯了大祸,时不时有人开小差溜走,不知去向。

    但他们的下场未必好到哪里去。

    京畿诸县,还是有秩序的,如果乱兵落单,下场估计不会太妙。几年前泾师之乱,溃散在外的小股泾原乱兵,都陆陆续续被各县召集的土团乡夫给剿灭了,甚至还有被村民所执,明正典刑的。

    这些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宫城内略显凌乱、破败,还有不少坍塌、焦黑的痕迹。仅存的宫室之内,已经“荣升”监国的吉王李保的脸上一点喜色都没有。

    曾经的吉王傅、同样高升为宰相的郭保嗣则忧愁满面。这场监国闹剧,本不是他们愿意的,奈何被刀架在了脖子上,不得不如此。

    本来或还有几分可能,但在夏王邵树德挥师入关之后,便不存在任何一丝可能了。

    天威都、玉山都如今人人饱掠,兵无战心,士无战意,这从他们试图抢劫坊市,但却被击退就能看得出来,军官们甚至都不太能控制部队了。

    或许再过个十天半月,将士们收收心,还能再回营听令,但有这个时间吗?

    “邵贼集结四路兵马,号二十万众,合围而来。不知太师有何方略?”殿内气氛有些沉闷,郭保嗣不想坐以待毙,于是看向正坐在阶下的李匡威。

    李匡威身材不高,但矮壮敦实,双手都是厚实的老茧,耳朵后面一道明显的刀疤,显示了他早年沙场搏杀时的勇猛和苦难。

    他同时也是个野心勃勃的武人,更兼自负无比。

    李克用攻成德,李匡威率军南下救援,结果李匡筹发动兵变,自任幽州留后。其时李匡威当着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