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晚唐浮生 第428节 (第3/3页)
贼坚锐军应该被打残了,前后损失近万,基本看不到他们的踪影了。” “河渭蕃部损失也很巨大,再强令他们出击,多半要哗变。” “这次来的蕃人是最听话的。” 幕僚们七嘴八舌,但所提及的,无一不是血淋淋的人命。 八千户河渭蕃部,总计一万多丁壮,如今还剩六千左右,几乎被榨干。损失最惨重的阶段,是在庞师古到来之前的攻城战,前后俘斩汴军四千多人,夏军损失一万一千余,其中绝大部分是蕃人。 武威军九千步骑,如今还剩六千人左右,主要损失也发生在攻城战之中。 天德军六千五百步骑,还剩不到五千人。 飞龙军在西北营垒耗掉了千人左右。 邵州土团兵大溃,损失两千余。 不知不觉,将近四个月的河清战事,夏军已经损失了一万七千人左右,其中衙军五六千人。 庞师古带来的汴军在河清丢掉了一万五千人左右,其中汴宋衙军四千多人,水师数百。另外,汴军还损失了在河阳征集的土团乡夫三千多,只是这个损失到底算谁的,委实很难说。 庞师古到来之前,张慎思在孟州、河清丢掉了五千多人,其中衙军三千余人。 双方的主要损失都发生在攻坚阶段,战事之血腥,让人侧目。 当然,在怀州战场,夏军的战损比要好看很多,飞龙军只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就占领怀州,前后俘斩汴军两千余人,其中一千汴宋衙军——但汴军似乎也不输,因为他们还俘斩泽州军五千余人,这就很离谱。 惨重的伤亡、雨季的潮湿,对双方都是一种折磨。 “马上就要到收获的时候了。”高仁厚敲了敲桌案,说道:“归德军已经准备攻轵关,死死咬住汴军,不让轵关、济源一线的贼军安然撤走。汴军还在围攻怀州,不过看眼前这形势,多半也要解围。尔等赶紧拿一个详细方略出来,如何追击,重点追击哪一部,都要清清楚楚。” “遵命。” “汴军其实还能坚持。轵关、济源一线有万人,围攻怀州的还有三四万人,且甚为精锐,契苾璋不过九千部众,还不太能打,能守住怀州都烧高香了。大帅判断汴军早晚要退,是何道理呢?”高仁厚有些无奈,从军事层面来说,没有任何道理啊。 算上后来赶至以及正在赶来的军队,夏军在轵关、怀州、河清战场先后投入蕃汉兵马八万余人,汴军庞师古带来至少十万,可能有十一二万,再加上河阳原本的兵马以及水师,总计十五万人左右。以八万迫退十五万,如果真能做到,那可真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了。 且看看吧,反正我军已立于不败之地。 第053章 不甘心 f大雨转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庞师古登上高台,眺望西方。 昨日收到军报,夏贼出太行陉,数千骑。吸引了长直军的注意力后,夜中派人突破了汴军封锁,在城内守军的接应下,有千余人冲进了怀州助守。 据此,怀州城内的夏贼,应该不下三千,若反复攻打,应该是可以打下来的,但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需要耗费多长的时间? 轵关、济源一线,已经成了一个烂疮,虽说有戴思远部飞龙军、厅子都精锐以及张慎思的千余骑兵,夏贼在外活动的骑兵可以驱赶,还可以勉力维持这条战线,但时间长了,总是个麻烦。 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正面攻不下河清。 最近几日夏贼似乎增兵了,据拷讯俘虏得知,新增了铁林军及大量邵州土团乡夫。 邵州的情况,如今多多少少也有所了解,邵贼几乎是一户一丁征兵,让他们送死。 河清和柏崖仓,前期就丢下了大几千条人命,简直丧心病狂——死了那么多男人,怎么还不叛乱? 营中升起了袅袅炊烟,风中隐隐传来呛人的烟味。连日阴雨,砍回来的柴都湿漉漉的,生火困难,将士们已经不可能顿顿吃热饭。 其实这才刚进入雨季几天,还可以忍受,若时间长了,士气肯定要受到影响。 庞师古突然想起了两年前随东平郡王出征徐州的事情,连日暴雨,不得不退兵。与这会何其相似也,好像是个不太好的兆头。 “都将楼上观雨,是何等雅兴。”木梯上传来脚步声。 庞师古回首一看,是粮料使萧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