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晚唐浮生 第4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唐浮生 第412节 (第2/3页)

马步兵一起,归属杨亮指挥。这五六千有马的军士,屯于一座临时搭建的营垒中,位于河清县西北方一处高地上,作为反击力量。

    河清县、蓼坞、柏崖仓、营垒,正好组成了一个四角菱形。河清县凸出于外,位于最东面,其西北是营垒,西南是蓼坞,而蓼坞西北柏崖山上还有柏崖仓。

    这个部署,汴军其实很为难。如果大军攻来,他们很难彻底包围河清县。但如果无法围死城池,夏军后方就可以源源不断往里运守城器械、修缮材料、增补兵员,甚至连伤员都可以运出来到后方休养。

    那你还打个什么劲?

    “来而不往非礼也。”邵树德坐在狭窄逼仄的仓城内,直接说道:“快马给契苾璋传令,让他在怀州搞点动静。李罕之那厮,到底来不来?再遣人问下。高将军?”

    工具人老高出列,应道:“遵命。”

    高仁厚起身离去,传完令之后,他要亲自坐镇河清县指挥守城。卢怀忠坐镇蓼坞,杨亮屯于营垒之中。三人各司其职,做好分内事即可。王屋县那边已经有一万蕃人土团乡勇在陆续集合cao练,丰安军、天德军还在往这边赶。

    这一仗,邵树德怎么想都不觉得会输掉。

    “大帅,汴军来了。”高仁厚刚走,陈诚便走了进来,说道。

    听望司、大通马行以及军中斥候得来的情报,理论上都要先给他这个“宰相”过目。不过听望司、大通马行也有直接通过亲兵十将郑勇送来的,这些是什么内容,陈诚不知道,也不敢过问。

    “昨夜方攻蓼坞败走,今日就从陆上前来,这帮贼子!”邵树德令人摊开地图,仔细审视。

    “来了近万步军、三千骑卒,正在设寨,位于河清县东十里。”陈诚指着地图上某处,说道:“还是很谨慎的。”

    “初来乍到,没摸清我军成色,当然要谨慎一些了。总不能大军全涌到城下,一旦被袭扰得没法立寨,难不成露宿野外?”邵树德笑道:“让杨亮带骑军出动,摸一摸他们的成色。呃,通过高招讨使下令。”

    “遵命。”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邵树德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干涉前线大将的次数太多了,这不好,容易削弱高仁厚的威望。

    他决定稍稍遏制一下微cao的欲望,只把控大方向。剩下的,让高仁厚这种打了半辈子仗的老武夫来指挥吧。

    ※※※※※※

    白水交大营内,契苾璋带着两千多人倾巢而出。

    他们顺着丹水南下,至沁水后折向东,一直行到武陟县北。

    这是契苾璋早就踩好的一处点。

    沁水出太行山后,蜿蜒流淌至武陟县。隋代在此开渠口,分沁水东北流,与长明沟(今小丹河)水合。长明沟水自鄈城故城(今博爱县北)之西北,由丹水分津东流至修武县南,东北流注入吴泽陂。

    陂南北广二十里,东西长三十里,西至修武县北,东至获嘉县西北。

    这一段,其实是隋代所开广济渠的最西段。但因为沁水较为浑浊,泥沙含量大,慢慢变得不堪使用。国朝初年还疏浚过几次,安史之乱前,沿河还有备边资财之仓库,军粮、器械储量巨大,供应幽州,称为“北库”。

    艰难以后,因为政治格局的变动,这段渠算是废掉了,没人有兴趣清理。如今还维持航运的,其实也就沁水了,但也只有丰水期可勉强行船。

    永济渠废掉了,但水还在。

    吴泽陂附近开辟了很多良田,算是怀州境内人口较密集的区域了。

    但最近来了一些官员,连番催促他们丢弃家业,迁往黄河以南。

    其中一个新上任的叫张继丰的怀州司马,最为焦急,直接以河南土地相诱惑,说汜水、河阴两县荒地甚多,愿意去那边的,一户多给二十亩地。

    但谁信他啊!

    河阳百姓很是凶悍,毕竟这里以前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堡垒区域,百姓多为军士家人,一代代繁衍生息。家中都有刀矛弓棓,有些人家里甚至还有甲、马,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