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唐浮生 第234节 (第2/3页)
能说马马虎虎,不算差,但绝对谈不上什么名将。不过因为早年跟随李克用起事,失败后还一同奔逃鞑靼,属于共患难的旧人,因此位高权重。 还有新一代将领,多是近十年慢慢冒头的,如申信、李承嗣、史俨、李存孝、李存进、李罕之等人。能力不比老一辈差,甚至还犹有过之,且年岁不大,未来肯定是中坚的。 在他们之下,还有一批李克用非常看重,但因为没立下什么功勋,地位还比较低的将领,如安金全、周德威、李嗣源、安元信等,只能在帐中担任亲将、亲随之类的近职,慢慢给他们机会,逐步培养,以期未来大用。 这次安元信就捞到了机会,跟随康君立北上,但似乎没把握住。 计议已定,诸将开始分头忙活。至于万胜军,好像被所有人都忽略了。 第022章 兵威 李匡威率部抵达了天成军,充作先锋的刘仁恭则进抵天成军以西的清塞军,并与朔方军游骑相遇,就此止步。 天成军,在今大同天镇县。 清塞军,本在蔚州,玄宗时王忠嗣北移至此,“以张国势”,在今大同阳高县南。 幽州镇刚刚大胜河东,士气正盛,从蔚州一路追来。因半途听闻李克用已在整顿兵马撤退,一下子就放慢了脚步。 老藩镇兵的习性了! 在别人威胁到他们的时候,能够打起精神,奋勇拼杀。可一旦敌人退去,威胁解除,就又一副消极怠工的模样了,只有大帅加赏才能驱使他们继续前进,但战斗力与之前保卫家园时也不可同日而语。 与刘仁恭对上的是天柱军的游骑。 邵树德已经率部南下,天柱军护卫左翼,游骑散出去很远,因此很快侦察到了刘仁恭的部队。 消息第一时间上报,递到了邵树德马车上。 对这事,他还是挺重视的,因为事关此番出兵的成果之一。 赫连铎现在有两个“爹”,他会投向谁呢?这是个问题。 “大发游骑,查一查幽州镇来了多少人马。”邵树德找来了已升任铁林军都虞候的夏三木,下令道。 夏三木领命而去。 河东的兵马,已经弄清楚了。云州城下四五万人,东路应该还有一批,但不如云州多,撑死两万,可能只有一万多。 在听闻杨悦率部出善阳关后,据哨骑查探,李克用又派兵增援被他占领的朔州。 大将是谁不清楚,兵力多少也不知道,多半是一到两万人,算上戍守朔州的兵马,差不多近两万。 这一战,李克用竟然动用了八九万人,对河东来说,算是全力而为了。 朔方军十三万人,对上河东这八九万人,胜算几何? 邵树德不敢肯定,因为十三万大军里只有六万衙军是可以信任的,其他的战斗力都要下降一截乃至一大截。 河东这八九万人是何成色,不知。或许只有五万衙军,剩下的是蕃兵、州兵、县镇兵甚至是团结兵之类,但行军作战,就得把敌人往强了考虑,不然要吃大亏。 当然现在追究河东兵力成色已无太大意义了,因为李克用已经开始退兵,短时间内不会再来了。 朔方军也很默契地没有过分进逼,免得再打起来,不值得。 万一败了呢?兵凶战危,战场上可没稳赢的事情。 邵树德算是掏空了家底,李克用也是全力北上,现在决战,就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李克用主动退兵,大概是各方最能接受的事情了。接下来他还有一堆麻烦事缠身,未必会再有心思北上了。 至于幽州援军的兵力,李克用应该是有数的。他当然不会告诉朔方军,这个只能自己查探了。 别看之前大家是一条战线的,幽州使者也刚花三千多斤银从夏州买走了五千匹马,但李匡威这人不肯透露援军数量,可见其想法也很多。 这个世道,没有所谓的“队友”可以信任,大家都防着一手,队友也随时可能翻脸。 四月初九,邵树德抵达云州城北四十里的燕昌城。 “罪将申信拜见灵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