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晚唐浮生 第2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晚唐浮生 第224节 (第2/3页)

学生下部队,分任队副、队正,完成最后一年的实习,今年都已正式入役。

    今年年初,夏州武学有17名“五年级”学生下天雄军实习,灵州武学则有15人。因此,现在天雄军内一共有56名武学生,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势力,但也绝不能说小了。

    其实,邵树德对天雄军的战斗力没多少信心。

    这支部队一共五千人,全是步卒,大部分都是来自河南的蔡人新兵,只有不到两千人是从铁林、武威、经略等老部队抽调过来的。而且基层的队正、队副职位多有空缺,就是给武学生补缺的。

    罢了,带他们去见识见识大场面。老窝在秦州,靠练是练不出什么名堂的。

    现在邵大帅手底下一共有三所武学,即夏州武学、灵州武学和兰州武学。

    光启元年(885),夏州朔方县武学招募了50名十岁左右的孩童,教授文化知识,训练各项技能。到了今年,这最初的一批孩童差不多都十五岁了,正式升入夏州武学,继续学习五年。

    灵州回乐县武学在光启二年招募了50名孩童,今年是他们在县武学的最后一学年,明年也将升入州武学。

    兰州五泉县武学的50名孩童则是去年才开始上学。

    就本心而言,邵树德更相信这些从县武学上起,然后升入州武学,最后毕业下部队的学生。

    目前已进入天雄军的,多是招募的十五六岁半大小子,直接从州武学上起。他们一般都有技艺底子,很多直接就是军将家庭出身。就血统而言,还不是最纯的武学生。

    不过邵大帅有耐心。

    他做的每一件大事,跨度都是以十年、二十年为目标的。

    三茬轮作制农业,三年小规模试验,然后三年大规模试验,今后在朔方全面推广可能还需要四五年时间。

    换一般人,早就等不及了,只会搞立刻见到效果的政策。

    但邵大帅就是耐得下寂寞,慢慢培育,最后收割肥美的果实。

    马政,他更是不指望三十年内能培育出震惊世人的优良战马、挽马,但就是每年投入资源,一直搞。

    武学也是,从最初开办过去五年时间了,终于开始见到一点成果。

    与之类似的其实还有不少,灵州的造船业,当年是为了攻河东发展的,近年来反倒是为了地方经济服务了。

    今年开始搞交易会式的集中贸易,推出了记账货币概念。这是一大创举,未来还会逐步发展,商人们会慢慢见识到一些商业票据,慢慢熟悉,相当于热身、思想洗礼一类,时间长了——比如二三十年后,可能会掀起令人惊叹的风暴。

    老苟逼多线持久cao作,就是这么稳。

    外人可能不注意,但邵大帅确实不声不响干了很多事情,有别于这个年代其他军头的事情。

    这些事情,不仅仅有利于军事争霸,或许还会给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留下些什么。

    按邵大帅的想法就是,完成了这些任务,老子玩女人也玩得心安理得。

    “天雄军先去振武军城,等待我的检阅。”邵树德又补充道。

    卢嗣业飞快抄写命令。

    “武威军在兴元府,定远军在兴州,顺义军在凉州,振武军已经去河州了,河源军、积石军刚组建,也去了河湟……”邵树德慢慢盘点手头的军队,只听他说道:“丰安军钱守素部留守夏州,经略军关开闰部留守灵州。一旦有事,能随我去胜州的,也就铁林军、新泉军、天柱军、天德军、天雄军、义从军、铁骑军、飞熊军,不过够了!六万步骑呢!”

    邵树德蓦地站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