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晚唐浮生 第188节 (第3/3页)
凉州是个什么局势,还不一定呢。 只要活着,就有机会! 陈诚很快就在凉州城内接见了嗢末的使者,其实不是别人,就是崔素和鲁彦二人,还有一些他们的随从。 之前还打生打死的对手,突然要变成自己人了。对于这样一个体验,陈诚觉得还挺新鲜的。 世事无常啊! “二位将军可知你等本是中国子孙?”关中百姓及部分粮草、器械已经顺利送到了凉州,此时城内多了三千天柱军,陈诚心里大定,在与嗢末人谈话时心理优势极大。 再过一阵子,天柱军使李唐宾还将带着四千步卒,押运大量粮草、器械抵达,届时优势就更大了。 “自然知晓,我等姓氏便是汉姓。”崔素答道。 “既是中国子孙,为何部中还说吐蕃语,还与朝廷为敌?”陈诚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说中原现在就有很多与朝廷作对的藩镇,这话似乎太过桀骜了。 说邵贼还不止一次叩阙呢,似乎更不合适。 因此,崔素只能避重就轻道:“昔年吐蕃北道德论强行推吐蕃语,用吐蕃文字。数十年下来,早习惯了。我等能懂一些官话,已大不容易。” “若投灵武郡王,今后便得说官话,穿唐服,可能做到?” “自无不可。” “还得编户齐民,缴纳贡赋,服徭役、兵役。” 崔素等人迟疑了一下。 之前就是因为这个传言,再加上翁郜的引诱,他们才最终决定出兵凉州。现在你告诉我打了几天仗,损失了那么多人口和财货,结果又回到了原点,合着我们是白打了吗? “切勿自误啊,几位将军。”陈诚冷哼一声,道。 他也已经打听清楚了,知道如今嗢末诸部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不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将事情弄妥帖了,难道等以后再出现反复吗? “罢了,便依灵武郡王之要求。”崔素叹道。 “你可能做主?” “我等代表诸部而来,自然可以做主。” 崔素有个后人,叫崔延没,后梁时期还遣使入朝。 “次年(909年)五月,又以温末首领热逋钵督、崔延没相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遣还本部。” 故崔氏在嗢末里还是颇有影响力的。热逋,即折逋,亦嗢末大族。 “那就好。”陈诚笑道:“如今第一件事,便是南下征讨六谷部。” “求之不得。”崔素等人一齐说道。 ※※※※※※ 浩门谷外,新泉军的步卒们占据了有利位置,伐木造栅,盯着远处的百余青衣骑手。 他们有三千多步卒,还有闾马部一千骑兵。 今日,从阳妃谷大胜而归的杨悦还将押运大量吐蕃俘虏、牛羊赶来此处汇合。 青衣骑手的数量肯定不多,不然早就扑上来把他们全部吃掉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远远吊着,以威吓、惊吓为主。甚至在闾马部骑兵冲上去后,他们甚至连监视都不太敢了,谨慎无比。 这伙人是甘州回鹘。新泉军方面费尽手脚抓了两个游骑,审问后得知。另外,逃难的嗢末人也证实了这点,六谷吐蕃俘虏中亦有认识回鹘的。 “……著青衣,如中国道服。”这是宋人在甘州看到的场景。 不过考虑到当地未必有多少布帛,宋人见到的可能是中上层阶级及军士。普通百姓,多半还是穿皮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