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5、yin戏佳人,爱意情浓不及世事无常,最是无情帝王家 (第2/3页)
,李凤吉就去了御书房,待上午议事结束,诸位重臣告退,李建元、李康汶、李凤吉三个皇子便被泰安帝留了下来,父子四人闲话家常,泰安帝今日兴致不错,稍后,吩咐李凤吉等人随他一起换上寻常衣裳,打扮成普通富贵人家模样,就带着三个儿子出了宫,在河上乘船游玩。 大昭正是国力强盛的太平时节,从太祖开始,皇帝微服出宫的事情就一直都有,不算稀奇,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怕帝王久居深宫,不知外头百姓、世情如何,容易受人蒙蔽,当下泰安帝熟门熟路地带了三个成年的皇子微服出宫,身边自有或明或暗的各色人等乔装改扮保护,这些都是有惯例的,下面的人做起来有条不紊,虽是泰安帝临时起意,却也丝毫不乱。 此时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岸上游人如织,水面上一条条画舫往来穿梭,风中传来丝竹声,伴随着欢声笑语,倒是一派国泰民安、蒸蒸日上之景,泰安帝打扮得富家翁一般,站在船上,含笑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颇有几分舒畅,感慨道:“看到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朕心甚慰,如此想想,倒也对得起身下坐着的那把龙椅了。” 正侍立在泰安帝身旁的李建元闻言,目光淡淡看着水面上往来的画舫,道:“父皇勤政爱民,多年如一日,我大昭百姓自然安居乐业。只是父皇还应多多保重龙体,不可过于cao劳。” 李建元此刻穿一套荔枝色外罩绉纱长袍,足蹬青缎皂靴,头上挽着大昭男子惯常的道髻,插了一支嵌琥珀汉玉的赤金簪,打扮得与寻常富贵人家子弟没什么两样,然而他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长身玉立,那宛如山岳般起伏分明的轩萧轮廓,那有若钟天地灵气而生的容色,沉着醇厚的嗓音,望上去便似一副山水泼墨写意之画,泰安帝闻言,目光中多了些味道,就哈哈笑道:“朕晓得了,就依老大,以后朕夜里就早些歇息,好好保重这身子,多活些年头,毕竟朕还想着将来能抱到曾孙甚至玄孙呢。” 一旁李康汶凑趣笑道:“儿子斗胆,虽说‘万岁’这话不过是世人讨个吉利,都是糊弄人的,谁还能真的千岁万岁了不成?可父皇身子一向硬朗,儿子瞧着,怕是百岁不难,到时候莫说玄孙了,就是再往下一辈,也是能的。” 泰安帝抚掌笑道:“老二这话实在,朕爱听。”说着,见李凤吉站在船头远眺,就扬声道:“老四,东张西望什么呢,莫非是瞧见了哪条画舫上面有美人,看迷了眼不成?” 听着泰安帝打趣,周围的人脸上就露出似乎有些想笑的模样,但又觉得笑出来不太好,就都憋住了,李凤吉闻言,就走过来咧嘴嘿嘿一笑,露出一抹洁白的牙齿,道:“哪有?父皇可别冤枉儿子,再说了,凭他什么美人,莫非还能比大哥更好看了?儿子就算真要看美人,那也得看大哥,看这些胭庸脂俗粉做什么?” 李建元听到这番话,心中一震,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一颗心情不自禁地滞了滞,眼中意味莫名,泰安帝闻言,却是不由得差点笑喷了,用手一指李凤吉,笑骂道:“你个促狭鬼,满嘴胡说八道什么?竟拿你大哥打趣。” 父子几人吹着轻柔的春风,站在船上随意谈笑,李凤吉扫了一眼周围载有侍卫和暗卫的几条画舫,道:“其实父皇出宫也用不着带这许多人,有儿子在,足以护着父皇了,何况还有大哥和二哥,也是身负武艺的,在这永安城里,可保父皇稳若泰山。” 泰安帝笑了笑,不置可否,换了话题道:“老四,你府上的王君似乎再有几个月就要生了吧,这一胎若是个小子,你就在你两个兄长前面有了嫡子了。” 李凤吉神情不动,依旧一脸笑呵呵的样子,道:“儿子和王君都年轻,这次若是一举得男,固然极好,若是生了哥儿和闺女,那也无妨,总归以后还会再生,早晚王君能生出儿子,况且哥儿和闺女也是亲骨rou,儿子这个当爹的,也一样疼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