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连抽了五六百抽,香汗如珠,阴精直泻,遂胜身而起。 只见 (第10/11页)
不能即时走进去,便立住对看。只有张、任两人闪在侧边,忍笑不住。忽见帘内坐的美女,把那青衣女连声呼唤,霎时间一齐都进去了。 文英恋恋不舍,却见张、任二人在旁就如眼中钉一般,遂心生一计,对二人道:「小弟出恭甚急,二兄请先行几步,小弟即当赶上同行。」两个只得先走,等待多时,竟不见至。心下殊觉疑虑,及至转来寻觅,又不见影。谁料文英抛了二友,即便挨了进门。刚欲步入中厅,听得门左有一大汉,絮絮叨叨的从旁走出,吓得文英魂不附体,蹲在花苔石畔待了一会,方敢立起身来。 想道:「今既来到此,终不然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又转念要回家,无奈重门锁闭,不能出去。 此时日影沉西,天色已黑,忽闻厅侧有人低声唤道:「这里来!」 文英视之,看见一女子,即是日间跟随那女子的青衣女,手提一灯,唤他进去。 他使随身过来。弯弯曲曲引到一座大园内,花厅数橡上悬一匾,名曰:「桃源佳境。」 望见一女子坐在石条上背面而坐,见了文英满面通红,欲前又却。文英竟老着脸向前一揖,低低问道:「邂逅多承贤卿见爱,启闻上姓芳名,谁氏宝眷,莫不是月里嫦娥下凡么?」 这女子听说,便低头娇声答道:「妾名玉蓉,乃戊午科刘状元之女,不幸先君早已去世,上有母亲王氏、二叔刘天表在家,敢问郎君尊姓贵名,家居何处,曾有室不?」 文英道:「小生姓庞,名国俊,字文英。先父名栋,号良材,也曾做到刺史。 敝居即在城内县治南首。今年十七岁,尚未授室,今日得与小姐相会,实是三生之幸。」 且说小姐,年虽十六,性颇贞贤,然自十岁便能吟咏。每值刺绣工饮以至晓花欲开,夕月正佳之际,时时攒眉不语,若有所思。其意欲得个有才有貌的儿郎,以作终身佳偶。 不料遇着文英逼联姻契,故说道:「今妾重郎人品,顿涉私会,虽庸贱之躯,自知非匹。然郎年十七,妾年十六,鄙陋之私,愿侍思栉。」 文英笑道:「只是斗转星移,玉漏易过,深怜良会之难,何不为欢此夜。」 遂近前搂抱,将手去摸那人人爱的东西。文英摸着这好东西,十分火动,暗想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便动手动脚要侮弄起来。小姐急以双手护住,勃然正色道:「妾黄花未开,心之所虑的是为终身大事,岂肯图顷刻之欢,以丧名节。常闻自媒非淑女之行,yin奔为贞士所羞,愿郎爱人以礼,勿萌此心,不然白首之叹,其能免乎!」 文英道:「令夕之会,可谓宿缘非浅,苟有异心,身首异处!」 那小姐蓦然惹起闺怨之情,遂吟一绝云:一赌清光思栽然,风流才子信翩翩;可惜夜长谁是伴,半轮月照一人眠。 文英听罢,暗自夸奖道:「不意闺阁裙钗,有此佳咏,好一个才女的小姐。 听他纫语娇声,犹胜新鸯巧啭,藻词秀润,还过绝藻初开。那诗中语句分明,默露春情,倒有九分见怜我庞生的意思。不免也吟一首回他。」遂吟云:天赋情根岂偶然,相逢那得不相怜;笑予恰似花边蝶,偷香窃玉待何年。 是时小姐听罢,叹道:「好诗!好诗!非是饱学郎君,何能以诗自媒。」 言未了,忽见一侍婢忙来报道:「夫人尚未睡着,问道小姐在那里,这时怎还不睡?」 小姐正欲漫谈心曲。听见此话,仓惶无计,无奈只得进房而去。文英却闪在花荫之下,站了一会,小姐方才出来,将条酒线汗巾内包一个玉鸳鸯,递与文英,示以不忘。 又道:「九月中旬二叔叔往齐云山进香,妾欲于此人深相会,万勿以寒陋见却。」 文英道:「承订佳期,请俟萧寺钟残,则小生至矣。」 小姐令青衣女持灯送出后园。时已更余,途中无人,走回家去,未知文英别后九月中旬得相践佳期否?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 鞍佳期两下情浓 谐伉俪一场欢喜 诗曰: 女貌郎才两相宜,从天分下好佳期;拨雨撩云真乐事,吟月咏风是良媒。 襄王已悟阳台梦,巫女徒劳洛水悲;锦帐一宵春意满,不须钻xue隙相窥。 且说庞文英到了自家门首,已是二更尽了。母亲李氏尚在中堂坐等,及见文英归来,李氏大恼道:「我做娘的,晚年所靠惟汝一人,汝乃以看榜为由,在外游戏,直至此时方回,使我倚门而望,怎生安心?」 文英不敢实说,只得假托友人赵子舆款留不放,说罢,进房而睡。心上思想小姐不能合眼,直至天明,方才睡去。睡到日中方醒,但见双眸倦开,语言恍惚,张、任二友见了,各取笑一回进书房去。 文英自得了那个玉鸳鸯,心中大喜,就如珍宝一般收在锦襄之内。每到黄昏,取出来在灯下展玩。整日废寝忘食,一刻不能放下。 叹道:「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若娶得刘小姐那娇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