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怎么?听的这么有感觉啊 (第11/12页)
员加薪的调查资料。另外一件就是关于首相府血案前因后果的调查结果及相关证据。 前一件事是几个月前由克来主持、由沙汶主导进行调查的。调查的结果及相关的资料已经汇总完成,由沙汶保存。这些资料分量非常重,是沙瓦手中的杀手锏。但沙瓦一直没有把它放出来。他是准备把这些资料当作与政府谈判的重要筹码。这枚重磅炸弹放出去,会让昂潘政府在橙紫两面都尽失人心,让为国党在谈判中迅速占据主动地位。 第二件事则更是见血封喉的致命武器,一旦将相关证据公之于众,民主联盟的大佬们除了谢罪下台之外将别无选择。到时候能够侥幸流亡国外都已经要烧高香了。参加民主联盟的各政党也将成为被众人所唾弃的政治组织,甚至支持这些政党的主流力量城市中产阶级也将长期抬不起头来。 这件武器虽然犀利,但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将使ZX政坛上的对立两派结成死仇,甚至撕裂社会,造成难以弥合的社会鸿沟。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个后果,沙瓦对如何使用这些证据一直没有拿定主意。 听完沙汶的介绍,茵楠陷入了沉思。这两件武器以及可能给社会带来的震动她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不过,她首先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所有这些资料和证据保存的是否牢靠。 沙汶听了茵楠的问题,笃定地点了点头:“这个你放心。关键的资料都保存在ZX国之外。从前只有沙瓦先生可以调用,现在就只有你可以调用。文沙先生是知情人,但如何使用的决策权在你一人手里。” 茵楠感谢沙汶对西万家族的忠诚,表示将尽快安排时间详尽调阅这些资料,以便决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使用它们。接着,她就向沙汶提出了一个她更加关心的问题:“沙汶先生,三哥这次的车祸发生的时间点非常可疑。但根据我们和警局交涉的结果,他们坚持认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车祸。就连肇事司机逃逸他们都不认为是什么重大的疑点。他们现在的态度是急于以交通事故结案。我想知道你对此的意见,你认为这次的车祸是偶然的意外还是政治阴谋?如果是后者,是否与刚才提到的这些资料有关系?” 沙汶没有马上回答茵楠的问题,而是略微思索了一下才回答道:“从目前我手头掌握的线索上看,是一场阴谋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我看未必与上面这两件事有关。” “哦,为什么这么说呢?”茵楠问道。 此次车祸的调查是由WY警方负责的。由于事发突然,而且直接给沙汶下指令的沙瓦卷入其中,所以西万家并没有马上指定人员参与调查,只是事后由瑶帕以亲属身份出面与警局进行了持续的交涉,希望能从警方的调查中发现疑点,却遭到了警方的搪塞。 不过沙汶听到消息之后,主动通过他在警局的内部渠道详细了解了车祸现场勘察的情况和留存的所有记录和证据。所以他对事故内情的掌握可以说是超过西万家的任何人。 沙汶看了看茵楠,笃定地说:“最重要的一个根据就是载重车的来源和司机的下落。 根据警局调查的结果,载重车来自一家土建公司,而这家土建公司正在为我们西万集团工作。当时这辆载重车上满载渣土,是出事当天上午在工地上装载完毕,但由于白天无法运输,所以停在工地等候天黑再运走。 当天午饭的时候,工地上的人都去吃饭,饭后发现少了一辆车,当时这辆车的司机就报告了公司,并和公司的人一起向警局报了案。” “就是说出事时开车的并不是这辆车本来的司机?” “对,警局事后的调查显示,土建公司的司机从报案后就一直没有离开工地,一直到车祸的时间,都有多人证明不在事故现场。 我在警局看到了当天报案的记录,是当天下午的16点左右。当时事故还没有发生。我还不放心,私下查访了工地上当时在场的施工和管理人员,证明那个司机确实一直在工地上停留到天黑,也就是事故发生之后才回家。” “那出事时开车的司机有什么线索吗?”茵楠不甘心地问。 “没有。”沙汶摇摇头:“警察接到报案来到案发现场的时候肇事司机已经逃逸,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载重车的驾驶室里甚至连一点诸如脚印、指纹之类的痕迹都没有留下。这不正常,显然痕迹都被刻意的清除了。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 你想想,谁去偷一辆装满渣土的载重车?又有谁会把一辆装满渣土的载重车开到海滨公路上去?怎么看都像是刻意而为,就是冲着特定的目标去的。 从现场勘察的结果来看,是载重车侵入了对面小轿车的车道,迎面撞向了小轿车。当时轿车司机下意识地打方向,让自己所在的位置迎向载重车,想要保护后排的乘客。但载重车的质量和冲击力实在太大,直接将小轿车司机那一侧撞击的面目全非。非常不幸的是,当时沙瓦先生是坐在司机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